成都老官山汉墓医学竹简整理完毕 以其为基础的《天回医简》一书将出版

2022-05-19 16:26:32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杨博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北郊天回镇老官山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墓葬。其中的3号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医学竹简,被称为“天回医简”。

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出土医学竹简近10年的整理研究,形成《天回医简》一书,计划2022年下半年正式出版。这也意味着由900多支医简、20000余字组成的8种珍贵医书将首度面世。

即将出版的《天回竹简》有哪些内容?该书整理出版有什么意义?出土竹简后续将如何研究利用?5月18日,记者采访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为读者揭秘。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学竹简整理完毕 以其为基础的《天回医简》一书将出版

修复后复制的天回医简

四川成都汉墓出土医学竹简

被证实为名医扁鹊、仓公所传

2012年,成都北郊老官山汉墓中,大量西汉时期文物的出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考古队员在3号墓中发现了两件无价之宝──“天回医简”与髹漆经脉人。

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已知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而3号墓中发现的“天回医简”,让中医专家大开眼界。

“‘天回医简’的发现举世震惊,意义重大。”柳长华说,通过对“天回医简”等出土医学文物进行整理研究,将引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以及后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天回医简”是否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柳长华说,《脉书·上经》中有六处提到“敝昔曰”,敝昔即扁鹊,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记载了扁鹊与仓公的事迹。其中提到仓公所学与所传的医书,与天回汉墓中的发现十分相近。当然,研究者还发现其他的一些证据,都证明了“天回医简”为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并在汉景帝时由齐传入蜀地。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学竹简整理完毕 以其为基础的《天回医简》一书将出版

简帛文字摹本制作

10年时间整理汉代医简

2000多年前的医书将“再版”

“目前最后一版的校样已经下厂。”柳长华说,经过对出土“天回医简”近十年艰苦细致的整理研究,目前,团队已形成《天回医简》一书,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版,其中包含了106种失传药方。

他还介绍,《天回医简》经整理研究后分为八种医书:《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治六十种病和剂汤法》《刺数》《犮理》《经脉》《疗马书》。

其中《脉书·上经》和《脉书·下经》是今传世《黄帝内经》前身;《治六十种病和剂汤法》是一部记录成方制剂方法的专书,此前我们知道的是北宋时的《太平惠民和剂汤法》;治疗马病的《疗马书》,失传已经二千余年。

2000多年前的药方在今天还适用吗?“这些药方在当时是经典的方子,也就是说应该是官方确定的。”柳长华说,这些方子应是经过多年不断沉淀积累,行之有效的。他介绍,比如伤寒论的方子,直到今天治疗感冒仍在使用。“我们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治病药方也没有过时。”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学竹简整理完毕 以其为基础的《天回医简》一书将出版

柳长华(左二)讲解摹写的简帛文字

以“天回医简”为基础

将搭建出土医学文献影像数据库

柳长华透露,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负责的,以“天回医简”为基础的出土医学文献影像数据库正在建设中。

“数字化模本有太大的好处了。”柳长华说,目前出土的简帛相关书籍、图片都不清晰,不能放大细看,通过数字化模本出版的书籍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介绍,对于简帛的研究的资料不光是中医的,还涉及到各行各业,包括大量的词书、经书。如果这些古籍都形成电子模板,每一个字都可以形成全文检索,也将更方便读者查阅。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研究以后,除了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之外,更有利于保存和传播,这一点非常重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