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唐代两位刺史和宁波的渊源

2022-05-19 06:07:49 - 媒体滚动

追溯唐代两位刺史和宁波的渊源

    徐雪英 

    每一座城市的历史中,总有那么一些耕耘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给城市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地方,至今仍遗存着他们的印记。

    ■应彪与下应

    唐长庆三年(823年),为了有利于江东开发,当时的明州刺史应彪在城东奉化江上,在16条木船上铺以板搭成浮桥,架起了宁波第一座跨江浮桥,即今灵桥之前身。灵桥是宁波最古老的跨江大桥,也是宁波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

    应彪,讳斐,唐奉国军节度使加散骑常侍,唐长庆年间任会稽郡明州刺史。据蜜岩等地应氏宗谱记,应彪赴任时,其家眷亦随迁自宁波,并在宁波定居发族。因为后裔人丁兴旺,子孙遍布宁波各地,应彪也被推为浙东应氏一世祖。

    鄞州新城区东南部有下应街道,以湖下应家而得名。文献记载,下应为应彪后裔集聚地之一,因地处东钱湖堤下,世称湖下应家,简称下应。今下应街道还有湖下路,亦以湖下应氏而名。这支应彪后裔擅长制服,是宁波“红帮裁缝”发源地之一,宁波服装博物馆也建于此街道。

    下应街道办事处东,今金达南路与虹麓路交叉处原有老尖漕、新尖漕,村民主姓应,亦为应彪后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应姓从下应河西村前头岸万罗堂迁此。因村前河槽尖形,得名尖漕。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又有应姓从万罗堂迁来,为区别,故称新、老尖漕。2013年,新、老尖漕拆迁,村民迁居洋江水岸小区。

    迁居洋江水岸小区的还有十五房、高漕、西应等自然村,这些村民亦以应姓为主,属应彪裔脉。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应姓迁今万罗路与尖漕路交叉口东北定居,按分房序数取名十五房。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又一应姓从下应往西迁至今下应南路与首南东路交叉处,取名西应。清康熙二年(1663年),尖漕一应姓迁到今金达南路与洋江水岸小区南河流交叉处,因地势高,又有河漕,故名高漕。

    海曙章水镇西端有蜜岩村,位于大皎、小皎水系汇源之地。村民多姓应。《蜜岩显爵应氏宗谱》记,应彪官拜明州刺史时,其子肃,与父同来,后固家于鄞。初择居当时县治鄞江光溪。至十二世时,迁至蜜岩村定居。今蜜岩桥东侧有蜜岩庙,俗称“蜜岩杮林庙”,宋淳祐九年(1249年)为祀先祖应彪而始建。

    鄞州东吴镇天童北部有石仓岙,又名日昌岙。传应彪后裔应高南宋时自广德迁居蜜岩,元时应槐迁此发族。因地处山岙东,旭日升起时,村落里阳光普照,故称日昌岙,也叫日窗岙,后谐化为石仓岙。

    ■黄晟与佽飞庙

    和应彪一样,刺史黄晟在宁波也赫赫有名。

    黄晟,字明远,出生于今鄞州姜山九房自然村,是唐末土生土长的鄞人。唐僖宗时,黄晟应募于望海镇(今镇海),因身矮未被录用。后凭赫赫战功当了18年明州刺史。在任期间,为保护乱世中的百姓,率民采石修筑罗城,周长18里,位置大致相当于海曙老区内的环城马路。又重建奉化江上应彪始建的东津浮桥。为官廉正,临终上疏,府库所蓄,皆题“送使”字样。

    黄晟在宁波威望甚高,至今仍有不少遗迹。海曙天一广场附近有君子街,旧称皂荚庙衕、君子营。因唐时有君子营得名。光绪《鄞县志》记:唐末,明州刺史黄晟,兴学好士,江东儒学之士多依之辟前。进士陈晃等嘉其清介,加以优待,为筑居于城东隅,谓之措大营,即今君子营。“文革”中曾称群力街。1981年地名普查复名君子街。

    海曙南塘河北端有护城河,又名环城河,流经马园桥、共青桥、新老三市桥、向阳闸等。唐乾宁五年(898年),黄晟率民筑罗城时,沿城墙开挖护城壕河。这一段因为是为保护宁波老城而开挖的运河,故名护城河。唐以后历代都有疏浚护城河,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多次疏浚,并在两岸筑石墈护岸。

    鄞州姜山镇九房有佽飞庙,为黄晟祀庙。传唐武后称帝时,黄晟先祖从福建泉州同安迁此发族。佽飞是春秋时代楚国勇士,后泛指勇士。黄晟曾被封任为“佽飞兵马使”,宁波百姓便以“佽飞”名其庙。主祀黄晟的佽飞庙过去在宁波还有不少,现存于姜山的这座佽飞庙修建于清代,现为鄞州区级文保单位。

    鄞州云龙镇有石桥村,村民主姓黄,传为黄晟后人。宋代形成聚落,因村中新桥头旁有大青石,巧匠将其雕成石头花桥,故称石桥,村随桥名。鄞州首南街道曾有三桥村黄家,原属三桥村,位于今荣安府区域。村民主姓黄,系黄晟后裔,从姜山上张村湗巷漕迁来定居。以姓得名。2004年拆迁时,村民迁居南裕社区。

    象山贤庠珠山北麓有珠溪,以黄、姚两姓居多。珠溪古为海涂,五代末,黄晟之孙黄永阶来象山任镇遏副使,卸任后移居于此。明洪武间,姚姓从本县前山姚迁入此地。因处于珠山北麓,地势较高,村庄原名上庄。后北移至珠溪两岸,改以溪命名。

    贤庠镇常乐村寺后山南麓,原有常乐寺,传为黄晟所建。《敬止录》等宁波地方文献记载,黄晟卒后原葬于东钱湖隐学山。其孙黄永阶任象山镇遏副使时,移其墓于常乐寺后。墓前原有华表等仪物,现随墓已陷,其上辟为茶园。不远处还有黄浦墓,墓主为黄晟七世孙,北宋人。墓志显示,黄浦本人及曾祖、祖父均不仕,生四子,长子中进士。此墓发现及随葬品出土,为研究北宋时期浙东沿海民间墓葬及人情世俗提供了珍贵资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