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让歌剧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2024-06-19 06:31:2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许忠:让歌剧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因其体量庞大、运作精密,被称作“艺术航母”。6月18日,指挥家、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应邀来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向专家学者们分享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讲座——《歌剧是怎样炼成的》。

从意大利到中国

歌剧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许忠介绍,歌剧自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意大利到法国、从德国到英国,从蒙特威尔第到格鲁克、从莫扎特到比才、从威尔第到瓦格纳,从罗西尼到普契尼……歌剧每经历一个时代、每走过一个国家,都在坚守‘在音乐中推进戏剧’的原则基础上,大胆探索、推陈出新,为后世积累下众多经典的艺术瑰宝。”许忠说。

谈及中国歌剧的发展,许忠以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田汉、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为例,阐明上海对中国歌剧萌芽与发展的重要作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下,诞生了《白毛女》《江姐》等一系列红色题材民族歌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上海歌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创排《义勇军进行曲》《晨钟》《田汉》《天地神农》等歌剧作品,追求思想精神、演绎精湛、制作精良,形成独具一格的海派气质。

许忠:让歌剧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

从创作到排演

歌剧见证中外艺术交流与合作

歌剧庞大而繁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许忠介绍,音乐的谱写、剧本的创作,都需要作曲家与编剧的默契合作;指挥对音乐的诠释,对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把控,与导演对舞台的调度,对灯光、服装的要求,也需要充分沟通、密切配合;而当语言指导、声乐指导、音乐作业、戏剧排练、全体合乐、舞台合成等一系列排练流程推进时,舞美、服装的制作,灯光的设计与调试,也同样需要精细的计划与有效的推进。

自2016年以来,从《阿依达》《纳布科》《军中女郎》《法尔斯塔夫》《图兰朵》,到《漂泊的荷兰人》《微笑王国》《罗恩格林》,再到即将于今年8月上演的《蝴蝶夫人》,上海歌剧院从邀请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外优秀团队参与排演,到与国外优秀艺术机构深度合作,再到与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等国际优秀剧院联合制作、共享版权,国际合作不断深入。

许忠说:“这一部部备受关注与热议的经典歌剧制作,见证着中外歌剧艺术的友好交流与深度合作,以及中国艺术家与观众的共同成长。”

许忠:让歌剧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男中音歌唱家卢卡·格拉西

中外艺术家同台

歌剧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生动讲解之余,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女高音歌唱家弗兰切斯卡·芒佐与男中音歌唱家卢卡·格拉西,也在上海歌剧院青年钢琴家杨松的钢琴伴奏下,带来了精彩的歌剧选段。

《费加罗的婚礼》中的“求爱神给我安慰”,《麦克白》中的“爱戴,荣光”,《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贾尼·斯基基》中的“我亲爱的爸爸”,《波希米亚人》中的“她当初愉快地来”,《汤豪塞》中的“尊贵的殿堂”,一首首著名的咏叹调,在艺术家们的演绎下展现出独特的现场魅力。

“歌剧作为舶来品,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传承借鉴了戏曲、民歌等多种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以戏剧为基础、以音乐为主导、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歌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性。”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权衡表示,“许忠院长与上海歌剧院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致力于中国歌剧的‘海派探索’,将海派文化的特质和精神融入歌剧创作和演出之中,不仅丰富了海派文化的时代内涵,同时,对中国歌剧的繁荣发展也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忠:让歌剧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讲座现场

在许忠看来,歌剧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已有非常好的歌剧市场环境。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上海大歌剧院的建成,将助力上海成为全球歌剧艺术的重要交流平台和展示窗口,让中国歌剧的发展与世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许忠说:“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张名片,上海歌剧院不仅要努力稳固和提升艺术实力,积累更多原创和经典剧目,也需要更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智慧,和更多学术研究与理论的支持,为歌剧的创新与发展、为歌剧的人才培养、为中国歌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出谋划策。”

栏目主编:施晨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