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动画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业内人士如是说

2024-06-19 08:00:06 - 媒体滚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动画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业内人士如是说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到来并且渗透进影视、动画行业的方方面面,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业界积极思考。

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动画行业的就业和人才结构带来影响。美国动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行业高管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将促使其业务部门中工作岗位的消除、减少或合并。预计到2026年,美国约21.4%的电影、电视和动画工作岗位即约11.85万个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取代或淘汰。创造性工作者将面临一波颠覆性浪潮,顶级的创意者或许还不会很快受到影响,但技术环节或许很快便会被AI替代。虽然调研强调,人工智能也在创造新的职位和角色,但这些新工作是否会抵消不可避免的失业,目前还不得而知。

其次,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动画内容版权保护带来挑战。近日在法国举行的2024年昂西国际动画节,因接受了一部名为《谁说死亡是美丽的?》的日本动画电影而引发关注和争论,因为这部68分钟的电影采用某人工智能软件制作了部分内容而被很多从业者投诉为“盗版作品”。事实上,很多人工智能工具由于是建立在大量使用他人版权作品进行训练基础上生成的图像和文字内容,因此被行业指责为“盗版软件”。利用这些软件生成的内容,正受到某些行业的普遍抵制。

当下,AI对版权的挑战已经从计算机生成的内容是否拥有版权的阶段,升级到了对AI投喂的训练素材是否影响其生成内容的版权合法性的新阶段。未来或将出现新的版权挑战。

再次,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对动画内容的道德属性与社会价值带来影响。因为我们并不明晰AI的训练演算逻辑,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有结果偏见。这种偏见往往体现在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缺失上。比如在剧本设计时,是否因为某种类型、某种剧情模式的文本数量特别多,因此就更容易生成类似的同质化内容等。

AI服务于动画在我国目前正处在一种初步探索的行业兴奋状态中。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内的众多影展,都举办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的专题评选。被认为是我国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系列片的《千秋诗颂》在央视启播,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AI技术将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诗词转化制作为唯美的国风动画。但在兴奋之余,行业也需要一定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在标准、规范等问题上需要进行一些约定。

首先,保护动画从业者的利益。不应坐视AI对动画行业就业造成颠覆式冲击。美国的一些行业协会已经出台相关规范,尽可能地保护将被替代的一些行业工种的员工利益。美国演员工会组织宣布,工会成员批准了与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签订的《2023年电视动画协议》和《2023年基础有线动画协议》,为动画配音演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强调动画配音演员必须是人类。今后,演员可以从其声音的“数字复制品”中获得补偿。如果没有这份协议,动画配音演员很可能就会被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取代。

其次,维护动画内容版权的合法性。目前国际上知名动画公司普遍采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透明化,即对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完全透明,使其了解人工智能参与项目的程度和性质。第二,正版化,即承诺不使用公共领域或第三方版权材料训练的生成人工智能软件来处理产品中可视听到的内容,即使使用AI工具也要保证其训练材料是自身的内容或自身拥有版权的内容。第三,制度化,设立公司内部的人工智能委员会,生产或项目中使用任何生成式人工智能都需要事先获得委员会的批准,定期监测公司项目对生成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情况。

再次,提升动画内容的艺术性。爱尔兰的一些动画企业表示,要使人工智能的角色始终保持在幕后,确保作品中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都是由艺术家创造的。此外,要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强制性的入职和定期培训,让员工了解在动画中合乎道德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

当然,技术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今天认为是问题的挑战,或许几年后就不再是问题,而成为一种可被接受的常识。昂西国际动画节负责人在谈及为何要引入上述有争议的日本动画电影时表示:“45年前,几位电影节观众和评论家对波兰动画大师兹比格涅夫·雷布琴斯基的动画电影《探戈》赢得大奖感到愤怒,声称那不是动画,但今天,这部作品已被认为是动画电影史上的伟大杰作之一。又过了大约20年,使用3DCG软件拍摄动画引发争议,但今天,这项技术已经司空见惯。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又带来新问题,但很有可能,这项技术突破也会像先前的那些技术一样。我们需要提出问题,更多地了解这些作品,并且辩论。这就是它入围的原因。”(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原标题:AI:动画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邵京京 责任编辑:吕可珂审校:冯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