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宣讲 | 徐先英: 一事一生,无怨无悔

2024-06-19 11:42:00 - 中国甘肃网

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宣讲 | 徐先英:  一事一生,无怨无悔

我叫徐先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一名科技人员,在风沙一线已坚守39年,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与沙的故事。

小小一粒沙并不起眼,但对我而言,治沙就是我的事业。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我有幸成为甘肃省和全国林业行业唯一的获奖个人。当我站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接过党中央颁发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奖章奖状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63年7月,我出生在甘肃民勤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当时的民勤,风大沙多,我家的门口四五百米就横亘着一个叫大红柳岭子的沙带,每年春天,裹挟沙尘的黑风遮天蔽日。

小时候觉得沙子可亲更可恨。可亲的是,沙窝为我们提供了玩沙的场所,沙梁上红红的沙枣、甜甜的酸胖是我儿时的回忆。可恨的是,沙子会掩埋农田,打断庄稼,“大风一起不见家,弥漫天空尽是沙”,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曾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离开沙漠,但沙漠又选择了我。1983年,我被大学治沙专业录取。毕业后,我回到家乡,进入当时还在武威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与沙“再续前缘”,一干就是39年。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那年,在民勤西沙窝沙丘连绵的旷野上,扎起了几间简陋的帐篷。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先生宣布,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成立,甘肃科技治沙的第一页就此翻开。

一支支考察队伍从这里出发,开赴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河西走廊大漠戈壁,摸清了沙漠、戈壁的面积,风沙危害的特点、规律以及沙区资源状况,时至今日,已完成25次沙漠科学考察,为科学治沙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一项项科研成果从这里产出,支撑了甘肃乃至全国的防沙治沙工作。

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宣讲 | 徐先英:  一事一生,无怨无悔

茫茫沙海,几代人继续奋斗。从河西走廊沙区到甘南高原沙化草场,再到毛乌素沙地西南缘陇东环县,从甘肃到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从沙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风沙口治理到铁路、公路防沙治沙,凡是有风沙活动的地方,都有前辈和同事们的影子。盛夏的沙漠,骄阳似火,荒漠的严冬,寒风刺骨。我们和我们种下的一草一木一样,不知经历了多少严寒酷暑,风吹沙打,沙窝里的每一个脚印为我们作证,沙丘上的一草一木为我们作证。

几十年来,我们筛选出了梭梭、柠条、花棒等十几种优良防风固沙植物;创造发明了“梭梭沙丘造林”“固身削顶”等固沙造林技术;研发、引进黏土沙障、草方格沙障等各类沙障二十多种;研发示范了“粘土沙障+梭梭”等综合治沙模式17项;建立了国内第一座具有北方荒漠特色的民勤沙生植物园,引进、保存荒漠种质资源680种;确定了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沙区适宜造林密度;建立了国内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量化了防风固沙林对沙尘的减灾作用,为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截至目前研究所已累计产出科研成果401项,获科技奖励111项,授权专利367项,出版专著28部。

讲述中国治沙故事,分享中国治沙智慧。从1993年至今,研究所已连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1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为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治沙研究人员。简单、实用、高效的治沙技术,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前辈们、同事们的吃苦敬业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也跟随前辈们的足迹,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脚步,先后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授权专利2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28篇,筛选防风固沙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

择一事,更需不断前行、探索、超越。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我的治沙故事。

第一个故事:为治沙研发设备

被誉为“中国治沙魔方”的草方格沙障是目前常用的工程压沙手段,称之为半隐蔽式沙障,就是利用稻草或麦草秸秆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草的一半自然竖立在沙面,使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但过去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人多劳动强度大,治沙效率相对低下,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以及沙漠破碎的地形,一度成为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因此,我开始思考能不能用机械取代部分人力,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让治沙进入机械化时代。我最初从独轮车的原理受到了启发,通过人拉让车轮取代铁锹,但实际效果不理想,随后我们在独轮车上安装了牵引系统,又出现平衡性差的问题。经过反复改进、实践,当研发到第四代沙障机时,机器爬坡能力、轧槽深度、操作规范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给这个机器取名“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可当我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于是我和团队成员在民勤的风沙前沿开始自己制造,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小巧实用的手扶式沙障机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很快就在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大受欢迎。别小看这250多元,这意味着使用新设备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多出五分之一的压沙面积。如今,我们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五代。已取得了国家授权专利5项,研制的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和开坑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

甘肃治沙装备走在全国前列,甘肃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被我国沙区广泛使用。科学技术的每“一小步”都是治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第二个故事:与沙漠抢良田

武威市古浪县麻黄台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南缘,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对这里沙害最真实的写照,种不了地、留不住人,山上的搬迁移民来了走,移民政策面临困难,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2001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将“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放在了这座村庄里。刚到这座村庄,我们看到百姓睡地窝、种沙田,种一亩埋半亩,老百姓生活很艰苦。我和我的团队与农民同吃同住,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无论风沙多么猛烈,我们都坚守在第一线,搞测量、设沙障、种植树木。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的脸庞都变得像黑炭一样。每天结束工作后,尽管满身沙土、疲惫不堪,我们仍要召集农民开会,动员他们参与治沙行动。

4年多时间风餐露宿,研发出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风沙挡住了,安置点的农田里又有了新的绿色,当搬迁群众放着鞭炮手捧锦旗来为队伍送行时,我和团队成员直言“苦得值得!”。一位七十多岁的张姓老大爷曾感慨地说:“你们这种不怕苦、真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我死后也要埋在你们建的林子里,继续守护这片绿洲。”老人真诚而又感激的话让我刻骨铭心,也成为激励鞭策我在治沙路上奋力前行的动力。

第三个故事:为黄河生态助力

本世纪初,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临危受命,我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用4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玛曲草原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区域。

在这段时间里,团队成员们经历了3000多米的高原反应、高原强紫外线的无情炙烤,大面积的皮肤晒伤、脱皮成为常态,而我自己几天后,感觉耳朵有点痒就挠了一下,结果完整的蜕下了整个耳朵的皮。遍布的湿地沼泽,时常让队员们陷入其中。

经过综合科考,我们成功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并为后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团队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不仅使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了30%以上,还使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为当地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玛曲水草丰茂鸟语花香,家畜悠悠,野生动物安详。

沙漠是我人生的起点,也是事业的起点。知沙、学沙、干沙、爱沙,我从未中断过与沙的关系。春天顶着漫天黄沙,夏日冒着炎炎烈日,治沙科研是一项苦差事,需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刮大风、下沙尘的时候,也是治沙人干事的时候。欣慰的是,在我的带动下,一支支年轻的治沙科研团队成长起来了,他们中有80后、90后,也有00后。这些年轻人和我一起,为了观测沙漠的大气凝结水,在野外搭帐篷,蹲窝棚,一干就是几十个夜晚;为了观测沙波纹的形成与演化,在沙尘天气趴在沙窝上,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为了测定沙丘土壤水分在干沙上挖坑,挖了塌,塌了再挖,反反复复耗费一个上午;为了选择适宜的树种,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用2个月时间采集可供试验的植物插穗5万多个;为了测定固沙植物根系,冒着塌方的危险,在八、九米深的坑里,一干就是几个月;为了完成科研项目,常常出野外、跑沙区,经常遭家人和孩子埋怨;为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查阅文献,撰写报告,我们常常熬到夜里2-3点。但我们没有埋怨,更不会止步,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份治沙的初心。

与沙为伴60年,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祖国治沙事业;潜心治沙39载,用忠诚和担当把论文写满浩渺沙海。

坚守不是停止,传承也不是一成不变。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如今,治沙事业面临新时代的新机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防沙治沙迎来了新的春天。

作为生在沙窝窝的治沙人,很庆幸能够赶上新时代,衷心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干事创业、实现梦想、造福“沙乡”提供了广阔舞台。能够在众多的行业中幸运的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表明我们甘肃的治沙工作做得好。荣誉的取得不仅仅代表我个人,更是对我们全体治沙人的激励和鼓舞。让我们珍惜荣誉、感恩奋进,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择一事、干一生,无怨无悔、不畏艰辛、久久为功,不断为新时代防沙治沙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