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6月LPR!先用大白话看懂几个重要指标

2024-06-19 16:30:4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明天又是每月LPR公布的日子,贷款利率是稳还是降,不仅是市场在关注点,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预判LPR的走势,有几个重要指标可看出端倪,首先从社融数据看起。

“预”见6月LPR!先用大白话看懂几个重要指标

居民爱存钱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

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狭义货币(M1)余额增速进一步放缓。5月末,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

存款、贷款增加,M1、M2……这些数据代表了啥?和老百姓有啥关系?

其实,看懂它们,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就会更加清晰,对如何安放自己的“钱袋子”也提供了思路。

前5个月增加的9万亿元存款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5万亿元。很显然,老百姓攒“家底”的习惯并未因利率持续下行而改变。

而非金融企业存不住钱,这背后成因则较为复杂。

金融“挤水分”

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其中5月新增贷款接近万亿元水平。信贷投放节奏更均衡,总量增长更合理,支持后劲更足,这是对经营主体支持“实”的成分进一步得到体现。

人胖了得减肥,金融数据掺了水,同样也得“挤水分”“去虚胖”。

“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等问题在近期成为金融监管整顿的重点。金融数据从面上看,增量不再大了,但数据更高效,反映得也更真实。

货币有不同层次的统计。我国货币分为流通中货币(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三个层次:M0即流动性最高的“现金”;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M1减少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存活期不划算了。于是,纷纷转为定期存款。

百姓要存钱,企业也要让钱升值。但今年前后,监管高压,银行开始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类产品。企业钻空子搞点高息活期存款不那么容易了,怎么办?要么存理财存定期,要么用在刀刃上!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金融“挤水分”。

信贷更向实

作为衡量社会预期、观察货币趋势的指标之一,M1与整体流动性有关,与人民币汇率因素高度相关;而M2往往指向信贷水平。

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看来,M1负增长应是暂时性的现象,M2增速放缓则可能是长期性趋势,是货币流通速度提升、金融更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今日,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央行、证监会将有啥利好政策公布?市场都在翘首期盼。

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利率走势将何去何从?读一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论坛上做的主题演讲就可窥一二。

“预”见6月LPR!先用大白话看懂几个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比较顺畅地传导。但也有一些可待改进的空间。”潘功胜提到,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LPR或“按兵不动”回归主题,6月LPR到底降不降呢?看懂社融趋势后,还得看另一个重要近期指标。

“预”见6月LPR!先用大白话看懂几个重要指标

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少于本月2370亿元的到期规模,实现小幅缩量续做;中标利率与前次持平,为2.50%。同日,人民银行还开展了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也保持不变,为1.80%。

6月MLF缩量平价续做,被业内人士预测,本月LPR将“按兵不动”。

据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如果调降MLF利率进而推动LPR下行,银行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压力将增大,不利于银行稳健发展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因此,是否调降政策利率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为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量型工具发力的必要性仍在,货币调控将延续宽松态势。随着内外部约束逐步缓解,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落地空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王雅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