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五大农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鄂尔多斯如何在“一产重塑”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4-06-19 17:31:56 -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6月19日电(记者贾云鹏、邢路续、张磊、马悦然)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既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又是世界公认的农牧业生产黄金带。如何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调研了解到,2022年以来,鄂尔多斯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全面启动“一产重塑”,先后出台羊绒羊毛8条、肉牛10条、奶业20条、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条、农牧民收入倍增16条、金融支持产业振兴22条等惠农惠牧政策。在这些政策引导下,通过二产带动一产、农牧业全链条升级、创新联农富民机制等方式,对农牧业“产业、生产、经营”进行整体性再造、系统性重构,有效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工业型城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化思维重塑发展模式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发展起300多家工矿能源企业。如何将能源企业密集优势和农牧业发展相结合,鄂尔多斯推行了“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积极鼓励引导能源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进入“三农三牧”领域。伊泰集团、蒙泰集团、乌兰集团等能源企业纷纷投巨资进入农牧业。

位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的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由乌兰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记者在这里看到,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排列整齐,园区另一侧的深加工车间正加紧施工。内蒙古乌兰现代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副经理冯建秀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肉牛奶牛“双万头”、繁育养殖“双功能”、肉品乳品“双加工”的农牧产业园,提升当地农牧业发展水平。

【财经分析】五大农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鄂尔多斯如何在“一产重塑”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局长王宇飞介绍,鄂尔多斯“二产带动一产”主要有两个实现路径。一是跨界投资,能源企业经历过市场波动,本身有转型需求,从长远看较稳定的农牧业成为优先选择;二是利益联结型,即村集体与驻地能源企业建立稳定供需合作关系,提供企业所需的日用品、农畜产品和服务。当地摸底调研显示,鄂尔多斯能源企业用工量三四十万人,企业每年生产生活用品需求300亿元,如果其中一部分交由当地提供,就可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近两年,鄂尔多斯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农牧业重点项目152个,其中通过‘二产带动一产’,27家能源企业投资农牧业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占500万元以上农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41%。”王宇飞说,工业能源企业成为一产投资的主力军,带动一产固投在三产中的占比逐年提升。

今年一季度,鄂尔多斯一产固投同比增长100%,大幅超过全区、全国平均水平。能源企业进入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焕发出新活力。2023年,鄂尔多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7亿元、一产增加值202.6亿元,分别较2021年增长28.4%、36.5%。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全链条升级”重塑产业生态

鄂尔多斯地处北纬37°—40°之间,黄河“几字弯”腹地,是世界公认的农牧业生产黄金带。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鄂尔多斯扭住“良种、良田、良企、良策、良才”’五个关键,全力推进粮食、羊绒、肉牛、肉羊、奶业5个百亿级产业向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实现全链条升级。

【财经分析】五大农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鄂尔多斯如何在“一产重塑”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以世界级羊绒产业为例,鄂尔多斯建成10个万亩“源牧场”,培育超细、特细阿尔巴斯绒山羊核心群各100个,绒山羊存栏稳定在680万只,成为全国绒山羊存栏最多、羊绒产量最多的地级市。当还地制定出台《阿尔巴斯绒山羊保护条例》《关于振兴羊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市本级每年投入1.6亿元“真金白银”,实施养殖“强基”、科技“攻关”、产业“强链”、交易“提质”四大行动,全面提升羊绒产业的整体实力。

“经过多年发展,羊绒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从事绒山羊产业的龙头企业44家,制定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22项,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0%、全球的40%。”王宇飞说,2023年羊绒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70亿元,同比增长14.9%。

鄂尔多斯还围绕“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培育发展起354家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依托这些龙头企业推行品牌、标准、标识、宣传、营销“五统一”,提升“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实现全链条增值。

目前,鄂尔多斯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6家,2023年鄂尔多斯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05%,“粮、绒、牛、羊、奶”五大农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创新联农富民,“五统共富”重塑经营模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鄂尔多斯将优化农牧业经营体系和发展模式,作为“一产重塑”的重中之重,根据农村、牧区等不同情况分类推进,探索推广“统产、统种、统养、统营、统治”模式,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农富民机制,实现企业有利润、村民有收益的良性互动。

具体来说,就是在工矿区推广“统产共富”模式,引导本土能源、工矿企业投资发展农牧业;在农村推开“统种共富”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民耕种收益;在牧区推进“统养共富”模式,提高畜牧资源利用水平和牧民养殖效益;在城郊区探索“统营共富”模式,为城镇周边及转移农牧民提供更多就业服务岗位;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稳步推行“统治共富”模式,发展以生态恢复、环境修复、水源保护为目标的绿色产业。

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飞地经济产业园,记者看到了经营模式重塑的活力。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单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乌兰陶勒盖镇打破村域行政界限,引导全镇8个嘎查村社区共同入股成立“村投公司”——乌审旗伊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通过“基本租金+效益租金”的方式反哺嘎查村集体经济,实现“抱团”发展。

乌兰陶勒盖镇副镇长韩进普说:“目前产业园已引进锚杆网片厂、肉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等4家企业,带动辖区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提升10%以上,解决当地20余人就地就业。”

【财经分析】五大农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鄂尔多斯如何在“一产重塑”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像这样的“村投公司”,乌审旗已发展6家,形成了党建统领、政府引导、公司运营、村集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3年,在这些“村投公司”运营下,全旗6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5亿元,较2020年增长188%。

经营模式的重塑,有效促进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鄂尔多斯市实施“统种(养)共富”模式的68个嘎查村累计实现分红1.87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加1.4亿元。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的同威万头牛养殖项目,以“户繁企育”的合作养殖方式联农带农,即企业负责种牛繁育和犊牛回收育肥,养殖户负责饲养基础母牛和交售犊牛,牛场统一管理、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内蒙古同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康杰说:“项目已带动周边1000多名农牧民持续增收,实现了共赢。”

数据显示,近五年,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23583元提高到2715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2.27缩小到2023年的2.15。(参与调研:张浩天)

编辑:高二山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