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举行志愿军烈士孙秀连画像交接仪式——“我终于可以带您‘回家’了”

2024-06-19 17:43:3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国防报

安徽省泗县举行志愿军烈士孙秀连画像交接仪式——“我终于可以带您‘回家’了”

夏日的一天,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在安徽省泗县人武部举行。

从县人武部政委张宏伟手中接过五爷爷孙秀连烈士的画像,孙龙泪水湿了眼眶:“五爷爷,我终于可以带您‘回家’了……”

孙秀连1927年出生在泗县唐河湾一个小村庄,1950年入伍,是志愿军炮兵41团3营9连战士,1951年5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年仅22岁。“小时候常听家人讲五爷爷的从军故事,一直以来,全家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五爷爷的照片……”孙龙哽咽着说,“今天接过五爷爷的画像,第一次和他‘面对面’,儿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感谢泗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热心帮助,感谢一直以来为烈士‘回家’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

2020年11月6日傍晚,宿州地区寻访老兵志愿者桂振岭祭奠烈士后,正准备走出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时,忽然收到孙龙请他在陵园英名墙上寻找五爷爷孙秀连名字的短信,桂振岭立即折返。天色已暗,面对英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桂振岭和两位热心人一起耐心寻找。经过半小时努力,他们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孙秀连”的名字。擦拭、鞠躬、拍照发给孙龙后,桂振岭这才离开烈士陵园。

看到桂振岭发来的英名墙上五爷爷的名字,孙龙十分感动,当即转发微信朋友圈。此后,爱好写作的孙龙便开始搜集与五爷爷有关的资料,并结合从父辈口中听来的故事,历时半年完成反映五爷爷战斗生活的文章《金达莱》,发表在《安徽文学》杂志上。

随着对孙秀连事迹的不断挖掘,五爷爷的形象在孙龙的脑海里愈发高大,为他画一张画像的愿望变得强烈。他曾尝试请人以爷爷的照片为参考为五爷爷画像,无奈素材太少,没能完成。直到前不久的一天,孙龙在自家老屋的壁橱里,发现一张有些模糊的曾祖母照片,他又燃起希望。恰在这时,他从桂振岭处得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义务为烈士画像,遂便拜托桂振岭联系该工作室为五爷爷画像。

凌晨时分的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格外安静。彼时,“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内,美术专业学生徐恬恬端坐在画板前,时而冥思苦想,时而仔细端详,然后开始一笔一画地勾勒起来。天亮时分,她将画像拍下来发给孙龙。孙龙回复道:“眉毛再修改一下,就更能体现英武之气了。”徐恬恬又拿起画笔修改起来,直到收到孙龙发来的“笑脸”表情,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画像,徐恬恬把自己关在画室整整5天时间。看着孙龙提供的烈士母亲和兄长的两张照片,她一边反复揣摩,一边与孙龙不厌其烦地沟通。经过数易其稿、反复修改,最终得到烈士家人的认可。

“能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让烈士‘回家’,为烈士家人圆梦,再苦再累也值得。”徐恬恬说。(■纪洋洋)

安徽省泗县举行志愿军烈士孙秀连画像交接仪式——“我终于可以带您‘回家’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