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运营商遭用户长达7年的“纠缠” 又是想要回靓号这种事
运营商财经吴碧慧/文
近日,某媒体报道的一则“用户手机靓号被运营商莫名过户”一事在网上引得不少关注。据该媒体表示,用户是通过微博爆料的方式向其反映,称他曾花费12700元办理的手机“靓号”,两个月后就被当地一运营商莫名过户给他人。在经历了多年维权之路后,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近期则通过媒体将此事曝光出去。
那么事情经过如何?又隐藏着怎样的内幕?接下来,运营商财经网也试图梳理。
7年前办理靓号停用两个月就不能使用?
据该用户表示,他于2016年9月在当地一运营商办理尾号为5555的“靓号”,当时他还签订了优质号码使用承诺书并一次性刷卡支付12700元,其中包括预存话费12600元、卡费100元。
根据协议,“乙方承诺在使用该优质号码期间,不降低套餐(不受消费协议期限限制)至系统限定的599元以下”。
据该用户补充,“因每月预存的话费会返还525元,不够抵扣599元的每月最低消费,曾在2016年10月份充值话费700元,不会存在欠费停机的情况。”
同年11月,该用户因个人原因没有使用该手机卡。
然而,2017年2月份左右,该用户再次使用手机卡时却显示无信号。当时,他将号码拨打过去,被一名女性用户接听,对方称是她“才办的”。
7年来一直投诉但为何直到近期才曝光?
对此,该用户宣称,之后一直在投诉反映此事,“但直到今年五、六月份才被告知该靓号于2016年11月份就给过户了。”并提供了当时的业务登记单,显示该靓号的受理日期就在2016年11月,以及客户确认一栏中也有该用户的签名。
但他一直强调这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系“他人冒签”。
令人不解的是,运营商办理过户业务都是需要双方持身份证进行办理,办理好后再由用户签名确认。而该运营商既然敢于提供当时办理的业务登记单,说明有足够的把握,并且也回复:“对方可起诉或者鉴定字迹”。
那么为何该用户迟迟未有行动?
所以这也不能完全听信用户的一面之词,真相到底如何,用户完全可以起诉或字迹鉴定,为何需要等待7年之久?
媒体一直渲染运营商的不作为意欲为何?
此外,媒体一度渲染该运营商“不接听电话”、“拒绝电话”、“未作明确回复”等等。在运营商财经网看来,在事实尚未查验清楚之际,作过多的解释反而欲盖弥彰。反正该运营商已拿出了态度,只待用户自己起诉解决或字迹鉴定等等,真相自然大白。而媒体一直揪着这一点,无非是为了激化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矛盾,博人眼球。
最后,据该媒体最新报道的后续显示,该运营商已向媒体发出《删除不实报道的函》,并且该用户也透露了运营商将上门与其协商,可见处理的态度还可以。
但就在媒体等待协商的最新进展时,再次拨打该用户的电话却被提示“电话已关机”。
这点真是耐人寻味。本就是该用户主动联系媒体爆料,但如今在该运营商与其协商处理后却关机了,不知是何含义?要么是已与运营商协商好了,说明已有了处理结果;要么事实真相并非如用户所讲,那就不一定都关运营商的事了,但到底如何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