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家荡实现“颜值”与“身价”共赢

2024-07-19 06:36:37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湘家荡实现“颜值”与“身价”共赢

■记者苗楠钰通讯员赵佳琴

摄影罗鑫

“湘家荡也太适合居住了吧!”昨天,嘉兴市民牛大豪在小红书随手发出的一条笔记,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封面图上,青翠的水杉承接阳光的照耀,在湖中映出倒影;木色的栈道临湖而建,弯弯曲曲地向着水面延伸开来。森林氧吧一般的氛围感,吸引着大批网友竞相前来“打卡”。

如今,湘家荡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被广大网友誉为“嘉兴版青山湖”。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内搜索“湘家荡”,都会出现很多关于拍照、打卡、露营的攻略。然而,这片如今获得省级美丽河湖、浙江最美绿道、省级水生态修复示范区等荣誉的湖区,仅仅在10年前,水质还是Ⅳ类水。

这不禁让人发问:这些年,湘家荡到底经历了什么?

“颜值”逆袭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时去跑步;周末时分,约三五好友一起露营。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程永舟的常态。今年33岁的程永舟居住在七星花园小区,提起这些年最让他感到震撼的地方,就是环境的改善。

“现在环境大变样,我们住在这里可舒心了!”程永舟的感慨,与湘家荡水质的改善密不可分。

由于湘家荡地势平坦、土壤易浑易淤、水体自净能力差等原因,容易受到外源污染及底泥释放的氮磷等内源污染影响,从而导致水体中氨氮浓度易上升,加上周边河道的水质不稳定,导致湖区水质出现了Ⅳ类水。

然而,3次蜕变,带来了湘家荡生态环境的腾飞。

2004年,湘家荡启动环湖区域搬迁安置,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环湖清障退让等工作,实现水环境由“脏”到“净”;2015年,湘家荡规划扩容调整,实现水治理范围与行政范围相统一,通过“五水共治”新三年攻坚行动,实现水环境由“净”到“清”;2018年,结合“科创区+风景区”发展定位,开展全域美丽河湖建设,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现水环境由“清”到“美”。

如今,湘家荡水清湖美,鸟欢鱼跃。2022年以来,湘家荡国控水质监测点稳定在Ⅱ类水,交接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湖区水体平均透明度稳定在1.0米以上,周边碧水河道总体透明度达到0.8米水平。

湘家荡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打开手机中的图片,自豪地介绍:“这几年,我们不仅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改善,水生动植物种类逐年增加,鸳鸯、水鸭、天鹅和白鹭等鸟类也形成了固定种群。”

生态优先的理念,让湘家荡成为绿色发展的“高富美”。

累计清淤133万平方米,土方约52万立方米;提升湿地公园1055亩,环湖绿岸132亩;累计打造“水下森林”1.3平方公里,连通水系7.1公里,建成碧水河道13.9公里,占河道比例达30%……

当前,依托万亩水域、万亩森林、万亩良田的生态优势,湘家荡正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引进高端医疗、康养、教育资源等,成为嘉兴市民休闲首选地和上海的后花园,成功实现“颜值”逆袭。

“身价”暴增

时值夜晚,工厂内却传来了机器声。黑暗中,只有设备状态指示灯、品质检验灯等泛着微弱的光,整个生产车间都处于“黑灯”状态,见不到工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发生在位于湘家荡的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

近年来,湘家荡坚定不移实施“科创区+风景区”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引进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智谋科技、临近空间无人机、质子肿瘤医疗设备及示范肿瘤医院项目和总投资110亿元的钠离子电池及系统等高端产业项目,集聚院士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16位、硕博人才超700位。

综合施策,才能打好科学治理“组合拳”。

湘家荡编制了“一湖一策”实施方案,以生态修复清水工程等六大工程为牵引,全域推进水生态治理。大力推进截污纳管,采用数字化管网排摸,累计投入3亿多元,完成3个生活小区、2个工业园区的雨污管网改造。

与此同时,湘家荡还持续开展水系整治,累计整治河道52.3公里。数字赋能,让环境得以精准管护,依托“水云监”数字化应用,工作人员得以动态监管水域生态健康,形成“河湖一张网”。

在持续扮靓湖区“颜值”的同时,湘家荡始终坚持“科创区+风景区”双轮驱动。积极探索、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以秀美生态吸聚创新人才,实现了从“颜值”提升向“身价”跃升的质变。

如今的湘家荡,产业升级,创新涌动。面对未来的“身价”,湘家荡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将高品位构建生态空间,规划建设‘一湖两翼多点’全域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打造以新风景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