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拉开

2024-07-19 22:00:43 - 媒体滚动

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拉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北京报道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

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推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只有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种种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用更多更好的现代化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不断取得改革的成功。”在19日中共中央举行的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指出,只要全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就一定能够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中央确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唐方裕解释,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包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党和国家一切重大战略部署,都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谋划和展开。

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定》应运而生。据介绍,《决定》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还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原则: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

“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唐方裕表示。

七大措施推进经济民生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民生领域的改革措施,无疑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上述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了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七方面措施。其中,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决定》强调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一方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方面,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等;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

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强调要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

此外,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

让人民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

会上,韩文秀还回应了当前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存在一定“温差”的问题。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困难,表明我国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下一步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更为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

一方面,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要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等。

另一方面,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畅通社会流动渠道,营造勤劳致富环境。

此外,对于社会舆论较为关注的房地产问题,他指出,近期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下一步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并且,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内需潜力大,内部可循环,只要办好自己的事,就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行稳致远。”他强调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石秀珍SF183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