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2024-07-19 16:22:29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投基记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文/青妍

前阵子我们做了好几期QDII相关的选题,大家从中也发现不管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涨势不错的基本是投向美股市场的QDII。

但也不得不说,在A股的投资环境里沉浸太久,尤其是经历过几次“高位站岗”的投资者,难免会把A股市场的变化套用在美国市场上,总有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

比如,对于不断创下新高的标普、纳指,总担心回调风险。

在我看来,对于美股,调下来或许更是机会。

我们之前在这篇文章里《又一稀缺QDII基金大额限购,“美股大盘科技”投资爆火》也用三个逻辑探讨了美股可能长牛的因素。

再简单总结:

1、政策面,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上个月美国CPI同比涨幅为3%,低于市场预期,表明美国通胀进一步放缓,这会增强美联储年内降息的动机。而降息后,美债利率大概率会下行,美股大概率会上涨。

2、科技基本面,高弹性的科技板块,过热带来回调风险确实令人感到担忧,但一个企业的股价如何呈现,更为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有实实在在的业绩落地。

巴菲特说过,衡量股票并非看价格,而是看内在价值。事实上,AI概念横空出世后,美国科技独领风骚,背后则是由强大的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来支撑的,这些足以让这些科技股重塑价值。就拿英伟达来说,2024英伟达一季度财报大大超出预期,净利润超过148亿美元,同比增长628%。我认为AI带来的这场科技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3、美股熊短牛长市场特征十分明显,且自身修复能力强。从过往美股三大指数,道琼斯、标普500以及纳指的走势看,即使美股回调,也能在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修复。美国市场云集了全球的大多数好公司,是全球最为成熟的市场之一,尤其对公司财务造假一类,付出的代价是很巨大的,良性循环机制毋庸置疑。再直白些说,美股即使回调,等一等,总会过去。

综上,我是比较看好美股市场的。至于QDII,前面三期讲了蛮多,今天想说,今年以来的QDII虽热,但并非所有的QDII都是大涨的,由于布局和管理上的差异,QDII间,首尾业绩差距巨大。

下表是领涨的前五和领跌的后五: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止20240630

领跌的十只基金: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止20240630

总的来说,造成这么大的跌幅,主要是布局了生物医药和港股市场。比如:

1、2016年就成立了的(001984)摩根中国生物医药A,近两年业绩垫底,跌超-45%,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今年6月份的时候,基金经理方钰涵卸任了上投摩根基金所有管理的产品,包括摩根中国生物医药A这只基金。

方钰涵管理这只产品历时接近6年,卸任时,任职回报为-10.95%。

方钰涵和这只基金在2019、2022年医药牛市阶段,也曾是“黑马”基金和基金经理,两年时间取得超过100%的投资回报,现如今还没有走出一个完成的牛熊,业绩就垫底了,落差比较大。

看了下该基金最近一季的持仓,连续重仓好几个季度的个股,持有期内全部收绿。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这几年医药整体不景气,不只是主动基,但凡占了“医药”二字的基金,它们的业绩基本都不乐观。

2、QDII跌幅靠后的三只ETF,也都是聚焦生物科技行业,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追踪的是同一只指数,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的投资范围99%都是港股医药公司,这只指数这两年跌幅超过-40%,追踪的基金肯定不能幸免。

图为: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图为(159615)南方恒生医药ETF业绩展示: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相较之下,博时恒生医疗ETF(513060)追踪的这只指数——恒生医疗保健(HSHCI),一半投中国,一半投香港。而且,博时的这只QDII基金也挺夸张的,近三年跌幅竟然超过-70%。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图为(513060)博时恒生医疗ETF业绩展示: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近几年,不论A股,还是港股,生物医药均整体处于趋势下行,跌跌不休。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要求相对没这么高,主要看你是否看好这个行业,布局时点如何。

可能存在越跌越买的情况,跌下来更便宜。比如说(513060)博时恒生医疗ETF,2021年3月18上市,那时国内香港大盘都正值高位,牛市尽头,早期买了这只指数的,血亏一点不夸张。

但这并不妨碍指数基金在后期规模扩大,2022年,博时恒生医疗ETF,机构户较多,现在整体规模超过106亿,机构和个人各占一半。指数跌得足够多,现在(513060)博时恒生医疗ETF基金净值都到3毛4了。

近两年QDII业绩差异大,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垫底

(513060)博时恒生医疗ETF和(159892)华夏恒生医药ETF基本成立在高点,(159615)南方恒生医药ETF则成立在半山腰,2022年6月17上市的,在此前,其实港股恒生指数及港股医药已经跌了一年多。

南方当时在做这只新发产品宣传时,也曾借力了以上两点,原本想着趁港股及港股医药大跌之后,以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方式入场,但很显然,医药整体继续下探。主动型医药基金同样未能幸免,包括南方基金旗下几只主动型医药基金,(000452)南方医药保健、(010592)南方医药创新,近三年跌幅均超过-50%,跌幅高于业绩比较基准。

借此也做个风险提示,指数基金,可以选择定投方式分批买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择时很难,当我们缺乏这样的判断能力时,可以选择分散配置,仓位上也可以有纪律性地展开。

风险提示:文中所提基金仅作分析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购买基金前请根据自身预期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判断,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