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规院院长王凯:暴雨带来深刻教训,既有的防洪排涝标准需全面提高

2023-08-19 18:43:23 - 澎湃新闻

专访|中规院院长王凯:暴雨带来深刻教训,既有的防洪排涝标准需全面提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

8月18日,《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

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通勤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该报告背后的城市交通建设、职住现状、路权优先级等问题备受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围绕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

同时在采访中,针对近期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王凯也在城市排水和地下空间的设计建设上给出了建议。

路权设计:中国城市需要保障非机动车的优先级

澎湃新闻:对于通勤,我们有一种焦虑,就是坐完地铁之后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很多人会选择共享单车或者电动车,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非机动车道的规划是非常不合理的,对此有没有一些规划设计方面的考虑?

王凯:在非机动车道的设计上,北京在过去其实是非常好的案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长安街就能看到一排车道上,几十辆自行车。而且北京道路都是“三块板”,中间是机动车道,两侧是非机动车道,边上还有步行空间,而这种断面的设计当时在国外几乎没有,但在中国却是很普遍的。而且北京又有林荫道,树都连起来,所以夏天也很凉快。因为在当时,我们不是汽车时代,而是自行车时代。

但是这些年来,城市发展太快,我们对机动车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非机动车被逐渐忽略,非机动车道的规划建设也在不断减少。直到近些年共享单车横空出世,现有城市的非机动车通行的路网矛盾就出现了。我们就开始思考,以北京为例,是不是可以把非机动车的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除了现有的“三块板”之外,是不是可以延伸到更多的地方,或者建立一些自行车的专用道?

在这方面欧洲已经都做了,北欧做得最彻底。当然它不像我们是做非机动车专用道,它是在机动车道的边上画一条线出来,或者是进行铺装,这样做还是保障了人们的路权。

我觉得自行车在交叉口通行的时候,它的优先级保障,和红绿灯的管控方面,还是可以做文章的。我个人建议,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讲,还是需要政策上的鼓励。

第二个在设施建设上,一个是把我们原有的“三块板”系统进行完善,第二个在此基础上,对自行车的专用道、人行步道和其他的一些设施做进一步延伸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大家把非机动车的路权问题重视起来。

澎湃新闻:在通勤方式上,大家通常还会先乘坐轨道交通,之后换乘公交。但是当前的公交接驳问题,很多地方还没有跟上。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王凯:还是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中国最早有地铁的城市,但其地面公交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就有了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地面公交线网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而轨道交通都是后来跟上。

而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和运行效率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公交接驳,这也是两个系统的两个问题,而且不同的线网和站点的运行效率也不一样。交通的问题永远会出现,而且会不断的变化。这需要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分析不断提出调整的政策建议。

暴雨启示:应全面系统地提高既有的防洪排涝标准水平

澎湃新闻:近期多地都发生了暴雨洪涝灾害,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内涝问题,这也引发了大家对当前中国城市地下排水情况的探讨。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城市地下排水建设?

王凯:我个人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客观评价。

第一,今年的降雨是超强降雨,北京河北的降雨量差不多是140年一遇,而我们很多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最高承载水平是百年一遇,甚至更多的是五十年一遇,所以这次的强降雨是超出了实际的承载能力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一天可能只吃得下2碗饭,非让你吃5碗饭,就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第二,今年强降雨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也是因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建设管理上的一些认识不到位。比如蓄滞洪区的面积是一定要得到保证的。过去一些年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对防泄洪区、蓄滞洪区和排洪道被一定程度的侵占了。

第三,地下水的超采问题,也会导致地面的塌陷,这也是一种生态萎缩。南水北调来华北地区的水,除了生活饮用和工业用水之外,还要补给地下水,这是系统性的问题,所以有些专家提出,要更新改造地下设施,提高排水标准等。

澎湃新闻:您对今后的城市排水设计有哪些思考?

王凯:我觉得这次暴雨给我们的教训还是比较深刻的,既要补短板,也要全面系统地提高既有的防洪排涝标准水平。

另外一个影响条件是气候变化。原来大家可能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2021年郑州“7·21”大雨之后,大家以为华北地区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暴雨,起码要再过个十年八年,没想到两年之后就发生了。

其实气候变化的影响面很宽,包括降雨线的北移,甚至对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研究城市规划这么多年了,我也在想,对既有的基于建筑学学理、地理学分析的传统的规划理论方法做一些革新,说的大一点,可能也要革命。生态文明思想直接反映到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预判上,这些都需要知识性的更新。

地下空间建设:仍需坚持开发,可通过管廊提高运营效率

澎湃新闻:地下管网设施已然是当前城市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其地下空间已经探索建设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密集,这和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需要怎样去平衡?

王凯:其实这是一个事情的两面。还是以2021年的郑州暴雨为例。这场暴雨给了我们的教训,一方面是地下设施能够起到蓄水的作用,如果郑州没有那么多的地下设施,水如果都在地面,可能发生的灾情会更严重。

另外一方面是,生命线设施不能只是简单地放到地下,比如医院的一些用电设施,如果遇到暴雨就会让这些生命线全面瘫痪,该在地面的,还是要留在地面。前些年的郑州城市建设开发,把楼和楼的地下空间连起来,形成了大联通,所以也出现了一淹全淹的惨痛局面。因此,有些东西要做适当的分离,还有一些通道,在管理上要有一些相应的措施。

对于地下空间,我个人的判断是,还是要坚持开发建设,因为现在的地面空间资源已经很少了,地下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有很多基础设施是可以通过管廊的方式来提高运营效率,这也是趋势。

但是对于规划、建设、管理这三个环节,我们不能只盯着一件事,有的时候规划挺好,建设不行,建设挺好,运营管理跟不上。就像大城市的极端通勤问题,过去有些事管理上不够重视,城市也在增长,新区也在不断建设,所以最初的时候极端通勤可以忍受,但现在城市和人口都已相对稳定,在此之上还存在一个小时以上的通勤就是一个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要通过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乃至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来解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