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 学党史 | 严于律己的模范
转自:自然资源部
编者按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共同开设“读故事学党史”专栏。
本专栏每周一期,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严于律己的模范
2018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并时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实乃“严于律己的杰出楷模”,为领导干部“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作出了榜样。
早在抗战时期,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活动,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先后制定了《关于组织问题的决定》《关于组织问题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一切组织和每个党员应遵守最近南方局所发的秘密工作通知,责成各级组织部经常监督与考查秘密工作的情况,凡违反与破坏秘密工作条例的组织与党员,必须受到处罚,直至把整个组织解散(重新改组)和开除党员出党”。同时明确规定,党组织要有高度的纪律性,决不允许有任何不遵守纪律的特殊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更加重视纪律的重要性,将加强纪律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针对“高饶”问题,周恩来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必须反对那种“不利于党的团结和损害中央威信的言论和行动”,要维护党的纪律,以增强党的团结。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周恩来先后主持召开关于高岗问题座谈会、2400人出席的高级干部会议和东北地区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全会精神,揭露了高岗等人进行反党分裂活动的事实。
1960年,国民经济进入了严重困难时期,全国粮食出现了紧缺状况,周恩来协调粮食部、外贸部等部门,紧急调拨粮食。然而,在调拨粮食最为紧张之时,青海省在向中央申请调拨粮食的同时却送来了5万斤鱼。周恩来得知后非常生气,对此提出严厉批评,“为什么要中央调粮又送鱼”“全国从今以后,不许送中央一针一线一条鱼,要做全面通报,严格禁止”。随后,周恩来要求习仲勋、齐燕铭等人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明确规定:一切单位都不准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也不准借用任何名义变相送礼;各厂矿、企业、人民公社试制成功的新产品,不许以献礼名义或其他名义赠送给上级领导机关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等。
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作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周恩来严厉批评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官僚主义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命令主义、事务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都是密切相关的”,并列举了老爷式的、不老实的、不负责任的、机关式的、特殊化的、自私自利的、宗派性的、蜕化变质的等20种官僚主义的表现,为此,必须坚决加以克服,绝不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同时,周恩来讲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过好“五关”,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要以史为鉴,不要像秦始皇那样溺爱秦二世,最后导致秦朝灭亡,要对干部子弟“要求高、责备严”“我们决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我们的事业前进”。为此,周恩来制定了“十条家规”,其核心要义是不能搞特殊化,为领导干部的家风和执政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表率。实际上,党的党规党纪教育与党性修养,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人民群众通过党员干部的言行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恩来强调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从本质上直接关系到执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点 评:
党组织要有高度的纪律性,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有任何不遵守纪律的特殊党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怀信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文章节选自人民出版社图书《纪律——中共党史上的50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