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2024-08-19 10:18:43 -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毛盾刘林王玉

界面新闻编辑|崔宇

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报告(2023)》“城市篇”中,界面智库从创新环境、研发能力、企业活力和创新绩效四个维度对国内GDP超过5000亿的55个城市进行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力10强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武汉、杭州、合肥、南京、广州和西安。作为重要的直辖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天津的科技创新能力总指数为75.09,排名保持在第13位。

尽管与上年相比总体排名未变,但天津在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两个一级指标上的排名都降至第17位(上年分别为第16位和第15位)。创新绩效指标的排名也有小幅下滑,由上年的第14位降至第15位。相比之下,企业活力指标有所提升,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3位。天津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22年达到16311亿元,排名全国第11位,与上年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位列全国第30位,同样保持不变。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从27个二级指标来看,天津排名在前10名的有8个,在排名11-20之间的有9个,排在21-40之间的有6个,排在40名后的有4个,分别是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高新区出口金额在当地出口中的占比、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以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天津在创新环境方面的得分为78.76,排名从上年的第16位下降至第17位。

具体到二级指标,天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637亿元,排名全国第38位,较上年下降4位;国家级高新区注册企业数为60615个,排名第19位,较上年提升1位;科学技术支出为62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42亿元,排名从上年的第12位下降至第17位;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从上年的3.30%降至2.28%,排名也从上年的第29位下降至第37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数量分别保持在第9位和第3位,表现相对稳定。这些数据反映出天津在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天津在研发能力方面的得分为78.31,排名由上年的第15位下降至第17位。

具体来看,R&D经费为569亿元,较上年下降5亿元,排名第12位,较上年下降1位;R&D经费投入强度从上年的3.66%降至3.49%,排名第12位,较上年下降5位。高等学校数量为82所,排名从上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4位;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436人,排名第20位,较上年提升1位。高新区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为1335人,排名从上年的第19位下降至第24位;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比为73.07%,排名第15位,较上年下降2位;留学归国人员占比为0.48%,排名第31位,较上年提升2位;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从上年的1.61%降至1.39%,排名第42位,较上年下降3位。

但从2023年末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情况来看,天津的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达253亿元,在全国位居第七位,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2.5%提高到了2023年的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出天津在整体研发投入特别是高新区研发投入水平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天津在企业活力方面的得分为71.20,排名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3位。

从二级指标来看,高新区入统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917个,排名第11位,与上年持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为198个,排名第9位,尽管排名有所下降,但实际数量上实现了显著增长。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为26个,排名第3位,保持不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18%,排名第47位,较上年下降2位;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为28.06%,排名第46位,较上年提升1位。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和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分别保持在第17位和第6位。

这些数据反映出天津在创新平台培育方面有提升趋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均显著增长,但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和研发活力仍明显落后。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天津在创新绩效方面的得分为70.55,排名由上年的第14位下滑至第15位。

从二级指标来看,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为1677亿元,排名第6位,较上年提升1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0.28%,排名第4位,较上年提升1位。高新区出口金额在当地出口中的占比为9.67%,排名第43位,保持不变;高新区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3.25%,排名第15位,与上年持平。万人专利授权数为52件,排名第22位,较上年下降6位。人均GDP为119235元,排名第30位,保持不变。

这些数据显示出天津技术市场成交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态势,但万人专利授权数和人均GDP排名靠后,意味着在创新产出和经济效益上仍有提升空间。

天津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当前已迈上新的台阶。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957.4亿元,实现了四年内的翻番增长,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国排名第三。与此同时,高校成果转化也迈上了新的台阶,2023年全市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26.9亿元,相比上年度增长了58.4%。成交额超过亿元的高校数量达到了8家,特别是天开园,仅在此地落地创办的企业就达到了373家。

当前,天津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包括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市场化机制、探索“一门式”服务等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良好环境。通过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全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研发能力,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天津政府通过深入推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通过加强绩效激励和容错免责,如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双不受限”、强化成果转化绩效运用、实行成果转化容错免责等措施,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与转化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天津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创新平台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财政科技支出力度和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研发能力,激发企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天津有望实现创新绩效的持续增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