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川”
转自:新华财经
盛夏时节,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金柱家庭农场的农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耳畔不时传来阵阵鸟鸣声。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把这片沃野良田与荒草丛生的盐碱地联系起来。
曾经,盐碱化被人们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不仅长不出粮食,甚至“寸草不生”,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地处典型的冲积平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盐分易在土壤表面积累,大部分土壤含盐量较高,多年来粮食产量一直不高。“过去这片地都是盐碱地,甚至有的地不长草,种一茬,赔一茬。”白庙子村村民刘鹏说。
然而,今年测产,这片地将迎来丰收,水稻亩产550公斤。盐碱地何以成为丰产田?
为了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从2015年开始,金柱家庭农场就对盐碱地进行平整和改良。农场负责人高金柱等人用了9年时间,改良农田2100亩,亩产量逐年增加,现在水稻每亩能达到550公斤,玉米每亩达到900公斤。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改成水田,用水去洗,把土壤浸泡了以后,用打浆机搅拌,搅拌完以后停2小时到3小时,上面漂的都是碱,放出去然后再放水再搅,每年洗2次。如今产量能达到1600斤以上,局部能达到吨粮田。”金柱家庭农场总经理高金柱介绍说。
2023年,金柱家庭农场迎来新的机遇,突泉县实施1万亩轻中度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确定白庙子村为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之一,由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作为本项目的技术支撑团队,他们用掌握的多种科学技术成果,“唤醒”盐碱地这类宝贵资源。
“从目前我们取得的实验数据来看,三月到七月土壤pH值下降了0.4,效果显著。”日前,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白庙子村金柱家庭农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李红芳正忙着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
突泉县主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碱性改良剂、脱硫石膏、有机肥、深耕深松、糠醛渣、耐盐碱品种筛选、追施土壤调理剂等8种改良技术模式。白庙子村建设碱性钙镁肥改良示范区1800亩,通过这种改良措施,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全盐含量减少10%以上,有机质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盐碱化耕地地力显著提升。
“现在我们成立了土壤检测化验室,每年进行四期的土壤检测,就是看盐碱地pH值。每年都能降到一点五到两个点,通过检测土壤缺的营养再给作物补充各种肥料,这样达到高产。”高金柱说道。
利用好这些后备土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突泉县在盐碱地治理和盐碱地种业上同时创新,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在兴隆山村经过反复试种,最终选取玉米、高粱、燕麦3种耐盐碱作物各5个品种选育,筛选培育出适合低度或中度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种了30多年庄稼的刘玉海,对种子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最早的品种亩产只有50来公斤,后来种上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被研发出来了,今年雨水好,现在丰收在望了。”他说道。
昔日盐碱荒滩,今朝沃野良田。经过多年摸索,突泉县探索创新机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新型组织架构,对平原村盐碱地进行治理、利用,实现了党支部领导下的规模化治理、集约化经营和“耕种管防收”全链条服务。
“我把自家的30亩土地托管给了当地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从种到收都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还对我家的土地进行了改良,现在的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多收入十多万元。”平原村农民赵德说。
“合作社主要通过脱硫石膏改良法、追施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成分,增强土壤肥力,也收到了不错成效。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从地里拿钱’、托管服务‘家门口赚钱’等方式,实现土地租金、股份分红、生产务工三份收入,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至少达到5万多元。”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国艳介绍。
把作物选好,措施用好,昔日不毛之地也可以做到养地和用地有机结合。近年来,为了合理利用好盐碱地,增加可耕地面积,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组织农业、水利等方面专家成立工作组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管护等系统工程,对1万亩盐碱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万余亩重度盐碱地破“碱”重生,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这不仅是土地的重生,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线。(陈丽红王莹张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