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摆脱土地依赖

2022-09-19 21:57:29 -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十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摆脱土地依赖

从跑马圈地式发展到集约发展,十年间我国每寸土地产出的价值正在飞增。9月19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会上介绍,2012-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是什么概念?其实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息息相关。专家认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体现我国经济增长逐渐摆脱对土地的依赖,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动能正发生根本转变。

划“红线”

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每生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直观公式表示为: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建设用地面积/GDP。由公式可以看出,单位GDP 建设用地面积下降,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两方面同时提出了要求。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在十年间下降了40.85%,意味着我国土地使用集约化提升,效率提高,意味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卓有成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促进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摆脱对土地及土地财政的依赖,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动能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均对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有所提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

而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20%,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进一步加大,用地控制标准体系健全,节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

202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提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城镇低效用地,支持工矿废弃土地恢复利用,完善土地复合利用、立体开发支持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以内,推动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

建机制

杨海平认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的背后,体现了我国运用政策组合,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推进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其中,土地政策通过引导追加投资、优化配置、重置重组、盘活存量撬动经济转型,调控效果显著。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也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庄少勤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我国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健全区域、项目节约用地评价制度,实行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以下简称“增存挂钩”)。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就具体举措,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一是加强规划管控。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格局,统筹各类各业用地需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城镇集约发展。二是严格节地评价。加强各类建设项目节约用地评价,严格执行用地定额标准。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在用途管制、容积率调整、价格调节等方面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四是注重示范引领。

从2018年开始,建立“增存挂钩”机制,四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目前,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盘活利用存量部分占1/4,部分地方达到一半。

转方式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的另一个因素。如“十三五”时期,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在下降目标至省级层面时,就综合考虑“十三五”期间各省(区、市)预测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因素,在目标分解中予以合理体现。

平均到各省(自治区),下降目标最高的是江苏、浙江等省份,需要下降22%;下降目标最低的是新疆、西藏等,需要下降15%,整体的下降目标分布是从西向东递增。在整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新疆和西藏是15%的较宽松指标;东部则是整体在20%以上浮动,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则是22%的相对收紧下降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土地的利用率较高,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更快。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6月16日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中提到,“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单位GDP建设用地由2015年的0.14平方公里/亿元下降到0.09平方公里/亿元,降幅约36%,超额完成国家20%下降率要求,减量约束倒逼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效应逐步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认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背后的动因是生产整体效能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逐步提高。“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而是越来越依赖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体现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附加值在不断地提升。”

同时,王鹏还指出,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多的单位GDP将不再依赖于消耗土地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而是转向低碳环保的路径发展,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会持续下降。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实习记者袁泽睿/文 王维祎/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