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抗洪第一线,采最鲜活新闻

2023-09-19 05:14:55 - 齐鲁晚报

奔走在抗洪第一线,采最鲜活新闻

奔走在抗洪第一线,采最鲜活新闻

洪水突袭,涿州告急。8月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六位特派记者闻“汛”而动,兵分两路直奔灾区。其中,程凌润、于泊升随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直奔高碑店市和涿州市救援现场,与消防员同吃同住九天十夜,挖掘感人的救援故事,展现抗洪救灾中的山东力量。

抗洪抢险报道“贵在神速”

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于3日22时30分到达了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放下东西,我们一路小跑到达指挥车,旁听山东消防增援队伍的第一次会议。参加完会议后,我们回到住处脱了鞋,准备休息一下。然而,新的任务又来了,前指要前出侦查。于是,我们穿上鞋拿起设备就往外跑。

这就是前线报道的常态:出发急、赶路急、采编急,奔赴一线的路上,我们火急火燎,生怕慢同行一步。第二次参与跨区域洪灾报道,我们很清楚什么叫“兵贵神速”。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路上“移动”采编,队伍行动时收集素材,休息时立刻整理稿件照片,同步动态报道。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兵贵神速”的作风让我们在救援现场抢到多个首发、独家,在齐腰深的水中,在摇晃的舟艇上,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采编,用最快的速度抓取新闻点,及时成稿成片,在克服环境恶劣、救援现场手机信号差等问题后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话题热度。

成了第一个“跳水”的记者

在山东消防首场增援报道中,各家媒体都想抢个“开门红”,打响增援报道的“第一枪”,但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第一枪”却并不好打。

4日上午,我们跟随救援队到达救援区域外围,整株玉米被淹没的场景令人恐慌。救援区域积水达六米,水下还有不确定的急流、漩涡。怕记者进入水域有危险,消防员将我们所乘指挥车的梯子收了起来,我们只能趴在涉水较深的消防指挥车窗口上,看着一艘艘救援舟艇冲进去。

新闻就在眼前,在深达6米的救援区域中。在其他同行还在焦急观望时,我们悄悄溜了下去,蹚着水就往舟艇旁边跑。“不突破一下,永远不知道行不行。”我们顺利登上了救援舟艇,弯腰低头保持重心平衡,舟艇的起始速度很快,就算有所准备,起步的力度仍然差点把我们手中的设备甩出去。

这种情况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进入救援现场的媒体。被困群众踩着消防员脊背脱困的画面被独家记录,“肩为梯,背作桥”的图片以及短视频也在信号恢复后第一时间抢发,打响了入冀增援报道的“第一枪”。

记录英雄故事,感受山东力量

采访中,我们不经意间发现一位年轻的消防员趴在舟艇发动机上。最开始,我们以为他在检修舟艇,听发动机声音。走近才发现,他趴在发动机上睡着了。我们不想打扰他,便悄悄后退,不小心激起的水花将他吵醒,他的眼角有不少血丝,双眼熬得通红,看到我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们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那一刻,我们觉得,在这里参与救援的人都是英雄,这些瞬间很伟大,应该被记住。发现这种故事需要不停地跑,与一线战士在一起,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我就这样在水里泡了一天,发现了不少感人瞬间,撤回集结点,脱下鞋子,才发现脚已经泡变形。

九天十夜,我们随山东消防跨区域增援队伍蹚水踩泥,进入一个又一个区域,始终与一线战士在一起,见证一位又一位群众被救出。在涿州和高碑店,当地居民听到我们是从山东来的,都竖起大拇指,感叹齐鲁大地的情谊,这让我们很自豪。

这场“战役”,我们既是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也尽量用救援者的视角去体验最真实的抗洪现场,描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回到济南后,山东消防救援总队发来感谢信,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济南新闻视频事业中心 于泊升 程凌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