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革命火种!马克思恩格斯手稿与上海红色风华展②
转自:上海杨浦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宣传,不断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但是要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思想武器带领人民走向新世界还面临一定的困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撰写文章、编辑出版书籍和刊物、创办夜校和工人俱乐部、开展左翼文化活动等举措,推行对民众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先进知识分子从理论、文化、实践等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和探索,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学说开始正式转变为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歌展示馆开展“真理光芒耀申江——马克思恩格斯手稿与上海红色风华展”,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展览第二期!
从生长到成熟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通俗宣传。当时受限于经济生活水平和动荡的社会环境,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程度普遍不高,而中国共产党团结群众、倡导工农运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通俗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大众化,来自于人民,也是实现人民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满足充分发动无产阶级力量觉醒的革命要求,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家、教育家与出版工作者纷纷在上海出版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读物供市民大众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高语罕率先利用白话书信体裁传播马列主义开创了先河,而艾思奇用简明流畅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工作推向高潮。
上海辛丰织印绸厂业余夜校上课情况
上海大学附设平民学校的国文讲义
艾思奇作品《哲学讲话》《哲学与生活》《知识的应用》
翦伯赞作品《历史哲学教程》《史料与史学》
高语罕作品《现代的公民》《现代名人书信》
《妇女声》杂志的《平民女校特刊》
李公朴《读书问答集》
《申报流通图书馆图书目录汇编》
三江入海声长在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日本渠道”和“西欧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路径。十月革命前,大量由日本学者述作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相关片段和文章已经通过梁启超、同盟会成员、以及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李汉俊、李大钊等翻译并传入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输入阵地由日本逐渐转向苏俄,国内逐渐形成了宣传、研究马列主义的热潮。以瞿秋白、李达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考察苏俄社会,加速推进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体系化。自此,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逐渐摆脱了碎片化、主观性的局限,为马列主义思想的中国化拓宽了理论广度和深度。
李达
施存统借对日本社会主义者山川均《考茨基的劳农政治反对论》的翻译反驳中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贬低
蔡和森著《社会进化史》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社会发展的著作
胡绳作品《新哲学的人生观》
《上海大学一览》
胡绳作品《思想方法论初步》《辩证法唯物论入门》
以笔如戈汇洪流
从新文化运动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与文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面对激烈变化的国内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团结文化界进步人士,冲破黑暗残酷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一个统一的文化界组织的指示精神,在上海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1930年在“文委”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成立。大批文人学者汇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出版书籍、创办刊物等方式,创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译介和引进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一条坚固的“文化战线”。
左联五烈士遗容
鲁迅杂文《势所必至、理有固然》手迹
创造社主要发起人:郭沫若(中)、郁达夫(右)、成仿吾(左)
创造社主办《洪水》半月刊
鲁迅在光华大学的留影
鲁迅著《且介亭杂文》
左联五烈士李伟森作品《朶思退夫斯基》《俄国农民与革命》
声影为用著丰碑
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一直将文艺视为“改造社会底整个事业之中的一种辅助的武器”,鲁迅也强调“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文艺的实践和革命宣传活动。1930年3月,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正式成立,不久改组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1月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聂耳与田汉
《风云儿女》广告
夏衍
南国社公演剧目预告
上海艺术剧社创办《沙仑》杂志
20世纪30年代抗战主题漫画作品
1933年3月,成立“左翼电影小组”和“左翼音乐小组”。通过创作左翼影视、戏剧作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为大众带来视觉、听觉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宣传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