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成效显著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郑小梅通讯员赵利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今年5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并施行《浙江省“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聚焦食品流通环节快检这个“标准动作”,探索建立“多维一体”食品快检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快检靶向性和准确率。
“嘉兴的‘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嘉兴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流通监管处处长李武表示,目前嘉兴已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的144.67%。
这些食品重点检测
你口中的饭菜是从哪儿买的?
从买菜渠道来看,《实施办法》明确,农批市场及农贸市场开办者、大中型食品批发企业、大中型配送企业、连锁商超及连锁便利店总部、生鲜电商平台等快检实施单位承担快检工作主体责任,对快检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目前,农贸市场仍然是主渠道,占全市农产品销售市场份额的近70%。经过数轮改造提升,我市农贸市场已全部建成投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室。快检室的检测数据要求及时录入“浙食链”系统。根据《实施办法》,除农贸市场自主检测外,市场监管部门每年对每个农贸市场的抽查快检为50批次(农贸市场经营户少于10户的,快检20批次)。
相对而言,作为零售新业态的生鲜门店,其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主要依赖上游生产经营主体,通过索证索票来落实主体责任。此次“微改革”一定程度上强化对生鲜门店的监管,明确每年对每家生鲜门店的抽查快检要达到10批次。
此外,《实施办法》还要求每年对大中型商超、农批市场的每个经营户开展监管快检分别达到10批次和5批次以上(每家农批市场不超过1000批次)。“对于配送单位,特别是面向学校食堂进行大宗食材配送的,我们要求做到批批检测。”李武告诉记者,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第三方快检机构委托检测、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快检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是“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的核心。
快检到底检什么?李武解释说,确定年度监测名单时,以风险隐患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检出频次较高的不合格项目为重点项目,合理确定实施快检的重点食品品种与重点检测项目。“同一货源、同一品种连续两次检出阳性,我们将对其实施熔断机制,不得上市销售。”
“微改革”的嘉兴经验
“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是从食品快检这个小切口切入,建立健全快检责任清晰明确、快检流程科学规范、快检机制精确高效、快检管理数字赋能、快检载体群众有感和快检改革保障有力的“多维一体”食品快检体系。嘉兴在落地实施这项微改革中,探索形成了哪些有亮点和特色的经验做法?
在做好“规定动作”基础上,聚焦规范快检流程,我市正在以南湖为试点,探索制订《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让农贸市场快检室从“建起来”到“用起来”“用好来”。
“同频检测”也是一大亮点。所谓同频检测,就是对同一样品在同一时间和场地,由农贸市场快检室和专业机构一起进行检测,比对检测结果,找出问题所在。今年,全市组织了103场“同频检测”,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练+考核评估”方式,关注实验安全、技术法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为农贸市场快检室打造“移动课堂”,提升其检测能力。
“菜篮子”安全智治应用场景在嘉兴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从数据来看,目前,全市食品流通领域重点主体和重点品种的“浙食链”上链率均达到97%以上。通过应用省局“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模块”导入或上传快检数据,截至目前,嘉兴应用“快检一件事”平台系统发起任务259个,自主快检数据9426批次,不合格40批次,不合格率4.2‰。
食品安全风险监管从条块化、离散型向综合型转变,是嘉兴推进“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工作的一大收获。
“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机融合。快检抽什么?消费者有发言权。目前,我市在87家农贸市场增设“百姓点检”服务窗口,消费者对菜场里的哪些农产品安全不放心,可以通过“你点我检”要求检测。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浙里办”的“浙里点检”应用,参与“你点我检”“你扫我检”“你拍我检”等活动,让消费者在手机上扫一扫、拍张照就能参与到“你点我检”中。
此外,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挖掘“食品安全检测车”现有资源,以移动快检渗透到食品安全监管各领域,参与生鲜店治理、肉制品和重点水产品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并与农贸市场快检室配合,协同开展群众点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