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座水库,30万公里江河堤防,就在大国水网之黄淮篇!
9月17日,在黄河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由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联合出品的三集纪录片《大国水网》(黄淮篇)上线播出,着重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以递进式逻辑,展现大国治水的历史连贯性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治水是贯穿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世界众多民族、文明和国家自古至今留下了大量关于治水的经验和故事。自古尊崇大一统观念的中国,对世界实践也在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黄河来说,大国水网的打造,首先立足于黄河安全。两千多年来,这条母亲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从而催生了中国人“海晏河清、四海安澜”的太平理想。新中国成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利设施寥寥。为政之要,其枢在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中有限财力投入攸关国计民生的水利项目,相继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如今,近10万座水库、超过30万公里的江河堤防,让“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一座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治水的肇始,节目以这座黄河上的“第一坝”切题,为节目展开后续治水工作的故事,拉开序幕,也留下伏笔。
随着一座座水利工程的落地,洪患频发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江河断流、湖库淤积、地下水超采、水污染频发等水问题又陆续出现。打造更均衡的水资源分布、更优质的黄河生态,是中国人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更高层级的发展。顺着这个逻辑,节目从黄河的“治”到“大治”引笔,“小秦岭的生态修复”、“大天鹅的回归”是今天的黄河治理立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态共同体的具体呈现。
沿着古已有之的故事脉络,《大国水网-黄淮篇》守正中更多创新,描摹中更添神采,以递进式逻辑架构,生动讲述了新中国的治水之路。
用故事化表达,展现治黄变化的生动细节
为了从宏大中找寻出与生活的关联度、坐标系,就要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化表达。以三集共75分钟的篇章,去表现厚重历史和宏大题材,既要正面叙述,也要策略新颖,只有主基调的“正”,才有主旋律的“潮”。
节目的制作坚守了四个基本方向:政治正确寓于历史正确之中;自然奇观寓于山光水色之中,铸事以景;黄河文化寓于民俗风情之中,展示两岸独特性;努力找到新时代和小人物的交叉点,以人民的生活体验来展现治水成效。以此四个主题架构节目的时空维度,使节目在坚持政治正确、内容丰富的前提下,观赏性更强。
黄河调水工作,关乎着一座座城市的兴衰,也关乎着一个个百姓的生存、生活,他不是一座座大坝、一段段堤防堆出来的数字,而是每一个被黄河水润泽着的人最切身的感受,是黄河水被抬高几十米后流入干旱的红寺堡时,禹万喜捧起河水那一刻的感叹;是黄河水跨越两百多公里流入干涸五年的白洋淀时,那一船船丰收的莲藕。
从大国工程到精神内核,再到故事人物,《大国水网-黄淮篇》用凝练的手法讲述着新中国改造山河,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故事”、“新故事”。故事的“真”与“新”,彰显出中国人倾尽心力、勇毅探索的主动作为。
用价值观载体,创新纪录片传播的理念与使命
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精神、迎接未来。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愿景,纪录片《大国水网-黄淮篇》用影像及语言完成了一次中国人改造自然的寻源与追新之旅,刷新着观众以往对于治水历史的既有认知。在故事选择与人物对话中完成了一次历史事实与现代生活的“连连看”,更是用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治水、调水、向未来的递进式逻辑,加之人物故事与民族性格的相融、相交,勾画出历史与现实的最大“同心圆”,从一个断面谱写出新中国和他的人民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
近年来,纪录片产生了很多创新性发展,篇幅、时长、节奏,以及视听语言等,都产生了跟以往纪录片迥异的风格,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出新,见证了类似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从《大国水网-黄淮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叠加为中国治水的奋进历程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引领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更进一步升级了治水理念,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于真情实感中链接起大国工程背后民族精神的质朴与伟岸,映照出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