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75年丨你好,这里是汕头!
转自:汕头发布
75年 时光荏苒
祖国的巨轮驶过沧桑
民族复兴的光辉愈发璀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翻天覆地的变革席卷大地
让我们跟随数字的脚步
讲述一段段辉煌的故事!
这里是汕头
全国著名侨乡
国家经济特区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七十五年 风雨兼程
七十五年 砥砺奋进
汕头人民敢为人先 敢闯敢拼
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1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经过75年的建设和发展,汕头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仅1.1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汕头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扩大到3158.32亿元,是1949年的790.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50-2023年,年均增长9.4%,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在新的发展征途上,经济总量连续突破,经济增长由中高速进入新常态。2016年突破两千亿元大关,2022年超过三千亿元,2023年达到3158.32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倍,年均增长6.5%。
2
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产业经济转型促使经济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1949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2.8:20.8:26.4,产业结构处于“一三二”的低层次;到1978年,产业结构调整为24.1:38.0:37.9,二三产业远超一产;特区设立后商贸业迅速崛起,199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6.7:36.8:46.4,第三产业占比达到峰值;1996年以后,工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6:55.0:39.5,第二产业占比达到最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1年起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为引领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增量+存量”双轨保障机制,自2022年以来,全市实施“工改工”项目261宗,总用地面积累计超1.4万亩,为“产业再造”腾出连片优质空间。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023年汕头三次产业比重为4.5:48.2:47.3。
3
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汕头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4元增加到2023年的56910元,扩大了222.8倍,年均增长7.6%。财政金融实力同步提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52年的0.9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33.0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52年末仅0.19亿元,2006年末突破一千亿,2016年末站上三千亿台阶,2023年末达到5339.17亿元,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一,1952年以来年均增长15.5%。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拥有A股上市公司33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二
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经济基础日益坚实
1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农业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模式,已发展成为多品种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1949年汕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98亿元,改革开放后,全市种养殖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重由1981年的62.2:5.4:17.9:6.8调整至2012年的47.4:0.3:19.1:30.1,发展到2023年为48.4:0.2:13.4:3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18年突破200亿元、2023年达到267.14亿元;粮食、水果、水产品总产量由1949年的26.47万吨、0.89万吨、2.27万吨,分别增加到2023年的46.26万吨、36.44万吨、47.69万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截止2023年底,全市涌现一批冷链配送、产销直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创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
工业压舱石不断夯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开启工业化进程,敢闯敢试,从乡镇集体经济、外资经济主导到民营经济活跃,已发展成特色鲜明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感光材料生产厂、第一家超声波仪器专业生产厂。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9.97亿元,按不变价算,是1952年的9.4倍;工业增加值2.35亿元。改革开放后,汕头历经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兴起的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663.51亿元,是1978年的195.7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工业转型升级,迎来高质量发展时期。立足汕头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三新两特一大”勃发特区新气象,“服博会”和“玩博会”接连召开,为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两大特色产业注入无限活力;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加快建设,总投资超70亿元的“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4个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涌现一批全国细分同行业龙头企业,现有国家级制造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2013-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2%、12.6%。2023年,汕头工业增加值达1284.94亿元,是1978年的381.6倍,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入选2023年度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的地市。
3
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历史上,汕头享有“百载商埠”盛誉。改革开放后,汕头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为主的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和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突破百亿元和五百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2023年达到1493.08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125.4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0%。1979-2023年,以传统为主的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年均分别增长11.0%和9.2%,以现代为主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年均分别增长7.2%和15.1%。2023年,汕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8.62亿元,是2008年的3.8倍,年均增长9.2%,占服务业比重50.8%,撑起服务业半壁江山。
三
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1
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汕头组建国营商业机构,开展商品购销活动,1952年汕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7亿元,到1978年达到4.9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社会消费呈现稳定增长。随着汕头商业业态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90亿元提升到2012年的807.14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大力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以万象城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小公园为代表的文化街区、龙眼南路为代表的美食街区等多种消费场景百花齐放。文旅活跃,滨海特色、非遗传承、舌尖美食“火出圈”,游客接踵而至,城市人气爆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5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到1546.28亿元。
2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对外贸易逐渐起步发展,1956-1978年,出口总额从0.15亿美元增加到1.56亿美元。改革开放后,成立经济特区,国家赋予汕头一系列优惠政策,汕头抓住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1.9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1.63亿美元,年均增长1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外贸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汕头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1.12亿美元。新业态快速发展,2019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规模从2019年不到0.66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143.1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80%。
3
吸收外资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主要以争取华侨在潮汕地区的投资和吸收侨汇为主。改革开放后,汕头利用外资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特区成立以来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超过6000个;合同外资金额174.18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近百亿美元,其中近九成为侨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14年获批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积极书写新时代“侨的文章”,依托侨乡优势,目前已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2023年,汕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9个,实际利用外资78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5.7%,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四
区域协调扎实推进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1
区域协调扎实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城镇化水平较低,1949年城镇化率为29.74%,人口密度仅761人/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后,汕头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33.29%明显提升至2012年的69.50%,提升36.2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深入发展,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15%,较2012年提升1.65个百分点,人口密度达到2520人/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214.16平方公里扩大到2023年的279.4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齐头并进,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的比值为0.87。
2
居民收入成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城乡居民实现了从饥寒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小康,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汕头居民收入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切实让改革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1981年汕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97元,1988年站上千元平台;2005年突破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38070元,是1981年的95.9倍。1981年汕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5元,1989年站上千元平台;2013年突破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22970元,是1981年的77.9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居民增收途径更加多元,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收入比重69.4%,人均经营净收入占收入比重12.5%、人均财产净收入占收入比重5.9%、人均转移净收入占收入比重12.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5年的1.87缩小为2023年的1.66。
3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等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诉求的重要商品供应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较快增长,汕头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汕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1981年的39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11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从1981年的297元增加到2023年的18186元。城市住宅宜人舒适,2023年汕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6.84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9.3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平安汕头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亚青会体育中心、潮汕体育馆、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相继建成使用,文体娱乐休闲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2023年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两项支出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分别为8.4%、8.3%,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分别为5.3%、7.8%。
五
城市功能迈上新台阶
绿美汕头建设持续推进
1
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从几乎一片空白到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十分不便,1957年公路通车里程仅113公里、桥梁4座;1978年达到676公里、233座,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后,汕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995年汕头海湾大桥、广梅汕铁路运营通车,跨海大桥、铁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加快构建“3+2+2”高速铁路通道和“5+3+3”高速公路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2013-2023年,汕头累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200亿元,时速350公里的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通车运营,汕北大道、中阳大道、海湾隧道、陈沙大道等重要交通干道建成通车,2023年公路通车里程达4098.5公里,是1957年的36.3倍。汕头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之一,2023年末汕头港建成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5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79万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76万标箱。交通运输更加畅通,全市货运量从1952年的1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7591万吨,客运量从1952年的12万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681万人次。
2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信息基础设施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不断满足人民对信息通信服务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邮政通信业发展水平较低,邮电业务总量从1952年的291万元增加至1978年为1052万元,1978年本地电话用户仅0.56万户。改革开放以来,汕头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本地电话用户增加至141.2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4.09万户,全市邮电业务总量68.82亿元,1953-2012年,年均增长16.5%。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目前拥有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中国宽带示范城市等城市名片,在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市移动电话数增加至651.5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5.09万户;邮电业务总量从1952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70.26亿元,年均增长19.7%。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数大会,2024中数大会也将拉开帷幕。
3
绿美汕头生态建设持续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持续推进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全力打造林、海、城交融的生态宜居城,“绿美汕头”成为新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入选全国首批海绵示范城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获“中国美丽城市典范”。练江从“污染典型”蝶变为“治污典范”,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2023年,汕头城市污水处理率9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0毫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1%;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碧道242.4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2平方米,城市公园不断提高颜值。拥有国内首个联合国环境署国际湿地示范区——汕头海岸湿地,以及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3个自然保护区,南澳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最佳海岛休闲旅游示范区。
六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
1
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期,至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46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目前拥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片。2022年,汕头R&D经费支出36.28亿元,比2012年增加24.81亿元;R&D支出占GDP比重为1.20%,比2012年提高了0.39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连年上升,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量22288件,比2012年增加15705件。高新技术企业井喷式增长,2023年末汕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53家,比2012年末增加625家。创新平台接连设立,2023年末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2家;企业技术中心2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8家。
2
教育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教育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同行,从薄弱走向丰富。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11.6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12.71万人,高等院校学生数从零增加到2023年的7.08万人,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00%、98.4%。现拥有各类学校数量达到1056家,其中高等学校5所,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医疗卫生水平很低,1949年全市卫生机构数仅14个,医疗机构床位数仅251张,卫生技术人员仅595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水平迅速提高,2023年共有卫生机构达到2275个,三级甲等医院6所,居粤东各市首位,医疗机构床位2.3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3.41万人,每万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4人,受益群众覆盖面不断扩大。
3
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汕头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全市只有电影院3个,文化(艺术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改革开放后,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1983年新建电视台1座,电视、电台自办节目日益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22.55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超一成;2023年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8个,博物馆1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实力雄厚——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60项,其中省级以上51项,国家级14项,潮剧、英歌舞、嵌瓷等非遗文化逐渐“活”起来,不断走出汕头,走向世界。
砥砺奋进来时路 扬帆起航绘新篇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汕头取得卓越成绩
未来,汕头将继续发扬
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坚定信心 大干快干 奋力开创
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新篇章!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乐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