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消金公司扩张线下业务:主打房抵产品,代理模式推进

2024-09-19 21:28:54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镭射财经

唯品消金的线下大额业务版图逐步扩大。

去年,唯品消金携房抵贷产品进军线下大额市场,率先在成都及周边区域探索;如今,唯品消金的线下业务进一步扩张,已布局成都、重庆、合肥等地区。

产品方面,唯品消金线下主推房抵贷产品小蓉贷。从产品特点来看,唯品消金的小蓉贷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可联系后台获取产品大纲)

1、单人额度最高20万元,夫妻双签至高40万元,件均额度较高。

2、客群准入较广,有房产的工薪族、企业主皆可。

3、抵押准入宽松,接受一抵、二抵、三抵,其中二抵、三抵只接受原抵押机构为银行、消金公司。最高抵押率100%(也就是可做十成)。

4、还款方式灵活,最长可分60期,可先息后本。

诸多优势中,三抵准入、最高十成以及先息后本最具亮点。当前楼市行情欠佳,房产价值缩水,二抵三抵业务可贷空间不足,一些做房抵业务的消金公司均增加抵押成数,释放价值空间,唯品消金则直接将上限拉满。

较长期限、先息后本的产品设计,是当前消金市场最易推动的产品模式,并且到期后还可以无还本续贷,主流线下消金公司的大额产品多采用该模式。原因不外乎是缓解借款人还款压力,延缓机构不良暴露速度。

好的产品需要有人来推,唯品消金在线下业务模式上选择了代理模式,通过渠道代理在目标城市获客。这也与老牌房抵玩家锦程消金、中银消金的模式相似,有模式复制的味道。

具体来看业务流程,唯品消金线下房抵业务流程包括:扫码预授信、线上评估、预审批、面签、风险面谈、终审出额、线上签合同、办理抵押、回执放款。

代理渠道负责获客及预审环节,客户推荐至唯品消金后由其来做风控出额。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既然是代理模式获客,通过率是代理首要考虑的条件,那么唯品消金的小蓉贷通过率如何呢?

知情人士透露,唯品消金线下房抵业务的通过率并不理想,面签终审时对客户资质要求比较严格,很多客户因为条件不符合被拒。这也削弱了部分代理的兴趣。

也有从业者表示,唯品消金线下房抵业务是对标锦程消金、中银消金的模式,由于产品具备一定优势,在三四线城市或具备一定发展空间。

作为持牌消金行业的后来者,唯品消金的从业经验尚浅,更多是跟着前排玩家的步伐开展业务。线下大额业务如此,线上助贷业务也是如此。

自开业后,唯品消金依靠助贷业务快速起量,助贷业务尤其是固收业务占比较高,消金公司新规出台后,其担保增信业务投放遭遇调整,多条腿走路成为稳健发展的必然。

选择房抵场景的线下业务突破,表明唯品消金在探索新业务时比较谨慎,毕竟有抵押物,资产可循。但想把线下业务做起来,至少从当前的行业现状来看,并不容易。

消金公司线下业务走势

近年来,出于对自营业务和资产焦虑的考量,越来越多的消金公司开始布局线下业务,或直营团队或代理渠道,都把线下视为自营的练兵场。甚至一些互联网基因的消金公司,也进军线下。

消金公司线下赛场看似热闹,业绩效率和真实产出却难以言表。真实情况是,目前线下较为活跃的几家消金公司,线下业务占比均大幅下滑,与占比逐渐攀升的线上(助贷)业务形成明显反差。部分老牌的线下消金公司,甚至撕掉了线下标签,变身线上消金公司。

来看几家线下业务有代表性的消金公司:

中邮消金线下业务主要由16家省级营销中心,通过优质机构准入、地市拓展等形式开展(代理模式),客户资质相对下沉,近年来线下业务占比有所波动,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杭银消金2021年至2023年,线下业务尊享贷余额占比为21.98%、20.04%、18.28%,2024年一季度尊享贷余额占比进一步降至18.27%。

兴业消金截至2023年6月末,线上业务贷款余额为199.04亿元,在总贷款余额中占比为24.49%,线上业务占比继续提升;线下业务贷款余额为613.55亿元,在总贷款余额中的占比降至75.51%。

中银消费金融自2021年以来,加强与头部互联网机构合作,线上业务占比显著提升。2023年末其线上业务占比为62.49%,线下业务余额269.89亿元,其中线下抵押贷余额71.49亿元,线下信用贷余额198.40亿元。整体看,中银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已转为以线上业务为主。

金美信消费金融在2020年-2023年9月,线下业务生活贷贷款余额为8.44亿元、9.84亿元、6.89亿元、8.38亿元,规模占比29.02%、23.69%、12.55%、14.16%。

消金公司线下业务波动,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资产风险与运营成本。

消金线下业务实际上主要依托渠道中介拉动,即使如此也需要消金公司投入直销团队、风控和运维成本。这就造成了线下业务两个困局,一个是中介渠道的进件风险,另一个是线下业务运营成本。

特别是一些消金公司主要采取了亲访亲核的风控策略,通过客户经理、系统风控、审核专员等节点,以人工+机审的方式,覆盖贷前、贷中风险。这种模式下的人员成本,场地成本,也对消金线下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形成考验。

线下业务的复杂局面,对于盈利较弱的尾部消金公司来讲,似乎不太友好。但当助贷资产达到瓶颈,引流的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资金收益率越来越低时,迈开脚步去尝试新业务、发力新渠道,是其发展求存的必然。

即使很难,也要一试,恰是当前消金行业的真实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