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万里,终归统一——评现代川剧《大千世界》|西岭雪·2024川剧节

2024-10-29 09:52:13 - 四川在线

陈律言

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的剧目之一,大型现代川剧《大千世界》,于2024年10月14日、15日在四川大剧院上演。该剧创作团队阵容强大,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文华奖得主张平,文华奖编剧郑瑞林,以及国家一级作曲家蓝天和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潘健华倾情加盟。

川剧《大千世界》的剧情结构通过上海奇遇、敦煌遐思、赤壁对话和望月思乡4个篇章,展现了张大千人生的重要经历,勾勒出其才华横溢、富有哲思且深怀家国情怀的形象。

虽然张大千这些特质广为人知,但川剧《大千世界》独具匠心地选择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一系列表层、深层叙事方式,将其个性鲜明地外化于舞台上,叙事文本既通过表层结构向观众传达具体情节和情感,又在深层结构中挖掘出张大千的情感依据和思想脉络,使作品超越了个体故事的表面,触及到更为深刻的文化精神。

具体而言,存在着一条“寄情翰墨—传情敦煌—抒情赤壁—忘情山河—钟情家国”的深层情感叙事结构。

作为画家,张大千的作品充满古典技法的精髓,在工笔与写意之间游刃有余,尤其在泼墨泼彩山水画法中表现出极大张力。然而,舞台艺术不可能简单罗列这些特点。因此,《大千世界》巧妙地选取张大千在上海为张学良鉴画和在敦煌临摹壁画这两个关键事件,通过舞台演绎,再现他的艺术造诣和人生抉择。

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张大千潜心研究绘画与书法,以石涛的艺术为核心,同时汲取八大山人、唐寅等前辈大师的风格。他还创作了许多几可乱真的石涛仿作,这些作品在气势和神韵上甚至超过原作,被誉为“石涛专家”。

在这段时间里,正好掀起了一股石涛热,连张学良都为之着迷,重金购入数幅所谓的石涛真迹。然而,这些“真迹”其实是张大千的仿作。令人玩味的是,张大千仿作石涛并非为牟利,他常常像川剧《大千世界》里展现的那样自揭真相,彰显出他对艺术的自信与洒脱。

川剧《大千世界》通过这一事件,生动呈现了张大千的非凡才情,反映出他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对石涛等大师风格的灵活借鉴,以及出神入化的仿制功力。这不仅彰显了他在绘画领域的卓越天赋,也表现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无畏探索精神。舞台上的细腻呈现,让观众得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张大千的艺术造诣,带来对这位艺术巨匠的全新理解。

川剧《大千世界》选取的另一个事件敦煌遐思,以插叙的方式呈现。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举家赴敦煌,毅然投入到壁画临摹的工作中。在敦煌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他卓绝的艺术天赋,更彰显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这片荒凉隔绝的沙漠中,他克服了极端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全身心投入于壁画的临摹与探索,从敦煌壁画中汲取了丰厚的艺术滋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品风格愈发厚重沉稳,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这不仅彰显了在绘画技巧上的精湛造诣,还折射出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

川剧《大千世界》描述张大千在敦煌的创作经历时,设计了他与敦煌壁画人物互动的片段。随着张大千逐渐深入壁画的世界,壁画中的人物与他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不仅象征了敦煌艺术的灵魂,更成为张大千内心的回声,引导他思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让这段历史艺术情境栩栩如生。

张大千本身就钟爱苏东坡,创作过《东坡笠屐图》《东坡居士吟望图》等数十幅与苏东坡相关的画作。因此,同样是遐思和跨时空对话,川剧《大千世界》中还设计了张大千与苏东坡赤壁对话的片段,不仅增添了戏剧的层次感,更在艺术和精神层面上深刻揭示了张大千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巧妙展现了两位艺术家在艺术追求、人生哲学与文化认同上的共鸣。通过苏东坡的旷达和创新精神,折射出张大千的艺术理想和坚韧。他们同样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突破传统,追求自我表达。苏东坡不仅是张大千的精神偶像,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榜样。在对话中,张大千找到了文化归属感和艺术突破的信心,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他对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执着。

在《大千世界》的尾声,张大千望月思乡并创作完成《长江万里图》,为剧目注入更深的文化和情感内涵,提升了全剧的艺术高度。此情此景展现了他对祖国山川的深切眷恋,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跨越空间的文化认同。

《长江万里图》作为象征,凝聚了张大千对故土的热爱与不舍,也象征了他在海外坚持弘扬中国艺术的使命感。这一结尾不仅完美呼应了剧中张大千的心路历程,还赋予了作品更深远的民族和文化意义,使整部剧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层次。

总体而言,《大千世界》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戏剧手法,借助精心安排的戏剧事件与跨越时空的戏剧时空表达,将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与家国情怀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舞台上。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与跨越时空的对话,该剧不仅展现了张大千在传统与创新、个人与民族之间的执着追求,还借助丰富的戏剧表现力赋予角色以鲜明的个性与生命力。

作为一部融合历史、艺术与情感的作品,《大千世界》在川剧艺术中开创了新标杆,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厚重与深远。

陈律言,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研究与文艺评论专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