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事儿
开
栏
词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
为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审判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也为了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经过调研、征求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推专栏——“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与大家见面。
诚邀一线的法官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访、一次普法,透过小切口,通过小故事,反映情理法如何相互交融,公正与效率真正实现。文字宜短,内蕴应长,如有现场视频、照片,读者当会更加欢迎。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发送到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邮箱:fgsjzgfy@126.com。
“窦庭长,感谢你的出现,把我们两家十多年的积怨化解了。”兄弟俩走出法庭前,一定要加我微信。
俗话说,告人一状,十年不忘。他俩却因打了一场官司,解开了郁结在心中十多年的疙瘩,两兄弟当庭握手言和,子女们相互加了微信,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又重拾亲情。
这是一起简单的相邻权纠纷案件。刚接手时我还奇怪这么简单的案件,怎么分配到我这个繁案团队法官的手里。两页薄薄的诉状,仅有的几张侵权照片,无法看出案件背后的隐情。我一直认为,要解决相邻关系案件的纠纷,就必须到纠纷现场去,一方面是为查勘侵权造成的直接后果,另一方面是想了解双方之间争执的焦点。
在走访中我得知,该案的当事人不光是邻居,还是一对同胞兄弟。问及邻居兄弟俩之间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猜测。唯一能确定的是兄弟俩因为矛盾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往来了,但在此之前兄友弟恭,妯娌和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之间反目成仇呢?
我意识到弄清矛盾原因是打开他们心结和处理纠纷的关键。庭审当天,出庭的有原告老大及其妻子和两个女儿,被告老二及其妻子和女儿。考虑到两家积怨很深,很难推心置腹交流,我决定推迟开庭的时间,找到打开心结的突破口,给双方当事人充分交流的机会。在与老大的交谈中我得知,两家发生矛盾的原因竟是一句玩笑话。究竟是什么玩笑话,他又闭口不言。
我以老二女儿对其伯父的不敬言语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又与其在隔壁会客厅进行推心置腹地谈话。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原委后,我让老二的女儿回到审判庭,又把老大的两个女儿叫了过来。老大的女儿跟我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情:十多年以前,她家跟叔父家关系很好,经常互相帮助,一起干活。某日叔父和婶婶一起来帮忙干活,她俩和堂妹在院子里玩耍。80多岁的外婆就说了一句有些过头的玩笑话。这句话,不当真呢就是一句玩笑;若当真呢,可能就感到有些伤人。叔父家小妹生性腼腆,就哭着回了家,并把这句话告诉了劳动回来的婶婶、叔父。叔父一家因此认为这是看不起他们,任凭如何解释,都不肯谅解,导致双方关系中断,多年不再往来。
我明白,双方就因为一句话的事儿发生误解,伤害了老二一家的自尊心。
我建议老大的两个女儿主动向婶婶及堂妹道歉,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解开心结。回到审判庭以后,老大的小女儿复述了当年发生的事情,并真诚地向婶婶道了歉。至此,老二妻子紧绷的脸终于舒缓了下来。老大也向弟媳诉说着两家曾经互相帮衬的往事,双方的话题从开始的针锋相对向和风细雨转变。
心结解开了,至于案件中涉及的侵权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未及我做多少工作,双方当事人就自行达成了和解协议。最后双方握手言欢,两家子女互相加了微信,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
庭审结束后,我收到了老大女儿发来的微信:“我家和我叔父一家,因一句话结了梁子,这么多年了,双方内心可能都不得劲。我也想方设法化解父辈之间的积怨,但收效甚微。好在这次诉讼中遇到了您,您独特的处理问题方式,使我们两家放下了芥蒂。真的谢谢您,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劝和,一场官司解开了我们十年的心结。”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甘肃省漳县人民法院
作者:甘肃省漳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 窦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