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使命与担当

2022-01-29 15:04:14 - 媒体滚动

原标题: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使命与担当来源:上观新闻

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的G60科创云廊位于G60沪昆高速公路起点处。这座创造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多项“全国之最”的建筑不久前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如今,上海市松江区不仅集聚了海尔智谷、正泰智电港、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昊海生科等百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云廊本身也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日前,通过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办公室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的介绍,我们感受到这片积淀着“上海之根”千年文化,至今仍在变革创新的土地上散发着的勃勃生机。

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使命与担当

从O到1的披荆斩棘

近年来,松江区在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呈现出抗波动性、强增长性的喜人特点,这源于松江几年前算的一笔“长远账”。

作为闻名的远郊农业区,松江区曾经通过承接港澳台、日韩、欧美制造业,产业比重接近50%,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工业重镇已然成型。但因国际次贷危机加剧,国内生态理念日益强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如何实现突围,急需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松江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松江区委、区政府以此为发展的指路明灯。转型升级,向着长三角进发。

2016年2月1日,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上任伊始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全区产业分布的调研。摸清了家底后,程向民通过与长期从事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反复论证,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园区,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形成全区产业发展新的发力点。

实际上,松江区作出这样的选择并非偶然。由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G60高速公路松江段沿线产业布局内部缺乏产业链和创新链,但空间资源已经布满。想要转型发展就必须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

“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是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要求。”最初的设想仅仅是为了解决本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沿G60高速公路40公里松江段两侧布局“一廊九区”,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提供支撑。程向民表示:“这条新路不是想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是走出来、干出来的,甚至是从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

这应该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0到1最艰难的起始阶段,俗称1.0版本。

“沪嘉杭”开启2.0时代

万事开头难,起个准确又响亮的名字也是颇费思量。身处时代的节点之上,起点决定着高度,名字涵盖深度和广度。

“G60高速穿越松江全境,绝大多数企业都分布于高速公路两侧,我们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有强有力的制造业支撑,沿着这条走廊集聚起来的,将是能够比肩甚至超越‘硅谷’的能量,‘G60’这条国家级的高速走廊就是起点。”经过反复的推敲,最终G60成了彰显个性的鲜亮名片,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承载起新的使命,一段披荆斩棘的探索与实践就此踏上征程。

2016年5月24日,松江区发布建设方案,率先启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

这一切,体现的是推进落实的决心和速度,印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动力,彰显的是对于新时代新发展的使命担当。

在推进的道路上,反对和质疑声也夹杂其中。

是先卖地搞房地产?还是搞先进制造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为此,松江区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党委常委扩大会。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还清楚地记得,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言,一一亮观点、摆事实、辩是非,最终消除了疑虑,达成初步共识。

如此反复磨刀,减少了阻力、凝聚了力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始终在磨合中推进。

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关键枢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上海和它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是引领整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区域协作与一体化发展则是引领前进的“火车头”。

长三角承担的更多的是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的使命任务,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1.0时代就注入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基因,其建设发展注定是快速而茁壮的。

2017年,松江区与浙江省杭州市和嘉兴市签订协议,合作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沪嘉杭版本”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迈入2.0时代,开始跑出加速度。

加速度引领乘风破浪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先进理念、主导产业、正向激励吸引着更多城市主动加入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行列。

2018年6月1日,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市松江区召开,浙江省金华市等6座城市同时加入。松江区提出以沪苏湖高铁建设为契机,深化拓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的2.0版”迈向“高铁时代的3.0版”,范围拓展至9地市,安徽省合肥、芜湖、宣城3市一同成为新成员。

短短两年,G60科创走廊从1.0时代松江区的“一廊九区”,2.0时代的沪嘉杭,发展为3.0时代的“一廊一核多城”,将城市战略上升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由行政区经济转向区域经济、城市群经济,打造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探索了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共享发展的新时代。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联席会议设立办公室并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提出9城将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以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资源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同时推动科创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

“联席办”全面梳理了推动协调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重大事项。经梳理发现,由于9地产业集群跨省市发展、企业跨省市投资审批办理面临异地跑多次等难题,如何实现异地“一网通办”,最大程度降低长三角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成为需要率先解决的头等大事。

2018年9月28日,9城联合开启了全国首创的“改革试验”:企业不出本地,前台各自受理,后台分工联办,实现跨省市一网办理外地营业执照。“一网通办”政策落地后,全国首批异地11张营业执照和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9地同步办结,创新活力不可限量。

面向未来的踔厉奋发

改革持续深入,机遇和激励应接不暇。

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平台,再到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历史方位和战略空间实现了开创性突破,其重大创新成果列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此外,G60科创走廊先后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全国高质量发展十大地区之一,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市委和市政府充分肯定并总结推广。

2020年6月6日,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在松江开工,这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先进计算中心园区。除承担大规模计算任务外,还将以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时,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网络安防和人工智能两个实验室也将引入园区,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骨干节点,G60科创走廊的“科创”成色越发充足。

2021年11月8日,专责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担新的历史使命,共同打响“科创”品牌,奋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如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面积达到约7.62万平方公里,区域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GDP总量约4.86万亿元,分别占三省一市总量21.2%、22.3%和24.9%。

对于长三角而言,G60科创走廊是一块“试验田”,很多创新项目在这里试验成功,整个长三角都能复制推广。

当下,松江区不再满足于破解本区域的发展难题,而是专注“致广大而尽精微”,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角色担当,力争在新的历史阶段释放更强烈的“致广大”的策源地能量。

为此,松江区提出为创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新奇迹、打造面向国内国际两个扇面的要素资源配置“松江枢纽”、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而不懈奋斗。这是着眼于新发展新阶段,踔厉奋发的“尽精微”。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沿着G60高速公路向前延伸的土地上,更多的奇迹将竞相生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