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兔年我就投这「4大金刚」了

2023-01-29 14:26:24 - 市场资讯

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都是早就想写的,但没想到事情一桩接一桩,先是自己阳康过程反复,再是亲人突然病袭住院,不得不一直耽搁下来。

这个周末,也是兔年开市的前夕,需要静心和思考,对于接下来自己的投资思路,我尽可能系统的写一写。

首先,我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当前的投资大背景,可以用《三体》里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乱纪元」。

这应该不难理解。

当你看到今年春晚的白酒广告扎堆,然后股票论坛里的论调竟是忧心忡忡,大家讨论最多的是白酒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整治对象时,你应该能有体会;

当你听到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一向对咱夸赞有加的芒格,在2022年却扔出一句「EverybodyismoreworriedaboutChinanowthantheywereseveralyearsago」时,你应该能有体会;

当你读到重要报告里面,要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准备这句话时,更应该能有体会。

所以,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来了:在这个局势之下,该如何安放自己的投资?

想来想去,我的选择,是以下这4类资产。

第一选择,依然是卓越的生意模式。

它就像激流中的一艘坚固大船,能给我提供最牢靠的保护。

在2022年,我进一步增加了白酒持仓的比例,今年可能还会继续增加。核心逻辑参见《不能不赚的第二份钱》和《茅台特别分红,似有严重低估之意》,这里不多展开了。

那么如果生意模式非顶尖,是不是就不能买了?个人认为,也可以买,但这样的公司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松下幸之助那著名的「水库理论」——用直白的话说,公司需要在经营上各方面都保留一定宽裕的弹性,就像修建一个水库,平日里蓄水,危机时刻可以放水自救。

当然,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性,何为建水库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我需要确认的是,这家公司CEO的脑子里,得时时刻刻有一个建水库的意识存在。

举个例子,在地产股里,让我尝到失败苦果的融创,就缺失了修建水库的意识。尽管它在过去很多年,各项能力确实在肉眼可见的提升,但是老孙不留余地的一心拼命往前冲,以至于在蓄水这项工作上不及格。而作为非顶尖的生意,没有蓄水真的太危险了,尤其在乱纪元之中,这类企业还是需要回避的。

相比于融创,龙湖就是典型的「蓄水型」选手。吴亚军早在10年前就提出来“要把每年销售回款的10%投向商业地产”,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散落着的天街,一年的租金回报已经高达百亿,它就是一个水库,不但给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还带来了极佳的评级,和极低的融资成本。

即使做个巨坏的假设,当前的行业流动性危机继续恶化,龙湖都不得不变卖资产了,它还有一条逃生之路,选几座天街摆上货架,那些央企和港资还是分分钟来报价。这就是水库带来的强大韧性。

如果把「水库理论」纳入我们的投资决策体系之中,那么像A股的牧原股份、东方雨虹都会被比较快的排除,这当然不是因为它们相比于同行不够优秀,而是它们在锚定一个过高增长目标的同时,蓄水意识过于淡薄了,所以每隔几年,它们都会上演一回流动性的揪心时刻,这要是哪天再碰上“惊涛骇浪”一下………

相比之下,像海康威视、福耀玻璃这些公司,尽管很难见到哪一年业绩突然暴增,也从来听不到管理层提出一些让投资者心潮澎湃的增长目标,但它们的经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业务做扎实了再做(或收购)一个新业务,而且新业务也多是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自己的规模欲望。因此走得非常稳,并且长期来看,其实走得还挺快。

胡扬忠和曹德旺的脑子里,显然是有「水库理论」的,这才能让他们尽管置身于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还先后遭遇2008年次贷危机、2018年贸易战、后来的新冠疫情、实体名单,可是公司都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财务危机(不是股价危机,比如福耀股价2008年跌了78%,但老曹当年还拿到安永奖)。

所以,非顶尖生意模式中的「蓄水型」选手,就是我投资的第二个方向。

接下来,第三个方向,是变态低估类资产,这里的“低估”得再附加2个条件:①业务简单,至少在我可理解范围之内;②不举债经营,因为杠杆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任何失败或瑕疵,都会让看似厚实的安全边际灰飞烟灭。

这类变态低估类机会,我目前只在港股物业板块看到了,有一家以管理写字楼和高科技企业总部园区见长的物业公司,账面现金34亿,无借贷,无暴雷风险,一年利润5亿+,未来3年预计年增30%+,派息比率保持50%——它的市值,只有40亿人民币出头,几乎就是净现金价。

关于物业公司更多的分析,待我日后再专门撰文。

最后,第四个方向,是「救生圈资产」。

2022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是266万亿,同比增长12%。

如果看2013-2022这十年,M2增长了140%,GDP只增长了113%。

当全社会快速增长的货币总量,对应增长没那么快的商品和货物总量时,会发生什么呢?

必然是资产价格的水位越来越高,尤其是富人们所感兴趣的优质资产价格,水位上升的速度会再快一档(中间难免会有起伏,但长周期看终会如此)。

所以抓住一些「救生圈资产」是很重要的,让救生圈套住我们的身体,就可以跟随水位一同上升了。

在2022年,我自己家庭抓住的一个救生圈,是一套杭州的房子。

——在5月以5万多单价出手了一套城西3居老房,在6月摇号以6.98万单价买到了一套望江新城的4居新房。

老房子的小区籍籍无名,就算问西湖区的老市民都不一定听说过,而新房的小区则因为K11和瑰丽酒店的光环,几乎人人皆有耳闻。很显然,后者是更好的救生圈,但由于限价的存在,两者的单价居然只相差不到2成。

如果有机会的话,未来1-2年还打算如法炮制,再折腾一把,如果侥幸又成功了,全家的救生圈就可以几年不用调整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兔年投资的4个方向。

经过过去一年,我的投资原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甚至有点像从一只老虎变成了一只兔子,这都源自于2022年的深刻感悟。

我在2022年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在念高中时,有关经济的内容是在政治课里学的?(教材叫做《思想政治》)

原来,想要在经济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的分析师,必须先读懂政治,读懂中国。

所以在2022年,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补课,仔仔细细啃了几本大部头,又翻山越岭的找了不少学习资料。

能推荐给大家的、最好的读物,如果选3本的话,分别是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再加上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这三位作者的特点是,他们都不是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但他们的一生却与中国紧密交织,甚至可以说是被后者赋予了意义。他们写下的文字,既带有难得的第三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态度,又表达出他们远超一般学者的深度思考和穿透性见地。

精读这几本书,非常有助于我们思考那几个终极之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会到哪去?

在有点难熬的2022年,我个人非常感谢基辛格、傅高义、李录,另外还包括吴敬琏、罗纳德·科斯和王橘们,是他们为我的2022年填充了很多信心和温情。

现在,全力拼经济的兔年来了,我也终于可以补课归来,争取在接下来的一年,给大家呈现更多的数据、分析与思考。

并祝大家开工大吉、兔飞猛进,新股还一直中不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