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行业指数近1个半月上涨14%,万亿产业未来潜力如何?华安基金苏卿云:看好信创与数字经济投资机遇

2022-11-29 09:14:00 - 财联社APP

财联社11月29日讯(记者沈述红)信创和数字经济行业持续激发市场关注热情。截至11月28日,信创产业指数10月11日以来上涨14.15%,数字经济指数上涨6.97%,同期沪深300指数微涨0.33%。

华安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苏卿云对此表示,自己看好信创和数字经济的后市投资机会。过去三年,信创产业规模平均每年增速约为19%,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过去5年也接近翻番。根据产业预测,未来几年信创产业还会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

“信创近几年发展受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国产化的催化,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未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反映到投资领域,可以关注芯片在内的电子核心硬件、AR/VR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软件端、电信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端。

信创产业未来几年还会高速发展

过去三年,信创产业规模每年平均增速约19%,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2021年达到近1.4万亿元,发展速度非常快。

“根据产业预测,未来几年信创产业还会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在11月26日由朝阳永续、中国银河证券、银河期货联合主办2022年度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策略会上,苏卿云如是说。

他表示,信创产业是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其中最核心的是基础硬件里的芯片(服务器、存储器)相关硬件,以及基础软件中的操作系统(云计算)相关软件。

信创最早在党政机关中开始应用,被称为“2+8+N”。除了党政外,信创应用第一梯队还包括金融、电信领域,以上是信创应用最多、最领先的三个领域。同时,信创还在向其他领域扩展,这些领域和我国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自主可控密切相关,如航空航天、能源、金融、教育、医疗等。

“未来,信创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会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苏卿云说道。

他认为,信创产业发展和IT产业发展路径密不可分。过去,国内IT领域发展存在不足,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是在核心技术产业过于依赖海外产品,导致自身发展不足,近几年和海外经济体竞争时,“卡脖子”情况时常出现;二是在关键产品应用上,一些产品及技术进口的企业被纳入实体清单,实体清单中70%以上都是信创企业,激发了我国相关产业国产化的需求;三是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党政机关、金融领域、核心通信领域出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最近几年,政府到产业端都在关注信创的发展,局面非常紧迫。

“经过几年发展,IT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可用到最好用的过程,现在很多的IT及基础的硬件、产业链发展特别快,这为当前进行信创行业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苏卿云认为,我国发展信创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在全球产业链上也有一定优势,还有国家政策支持,这都有利于当前信创产业发展。

信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

“信创的发展受到近几年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国产化的催化,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卿云表示,数字经济不仅包括信创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领域,还要结合技术和产业,也就是把数字技术应用到相关产业上。

在他看来,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基本上完成了数字化的建设,如光纤的铺设、5G基站的建设等,接下来要和交通、能源、金融、医疗、教育等应用场景相结合。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将会保持非常快速的增长速度。

具体到数字经济核心领域,苏卿云将其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数字价值化,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第二,数字治理,政府及公共服务应用;第三,数字产业化,也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电信业、芯片相关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软件,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第四,产业数字化。

他认为产业数字化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所谓产业数字化,就是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后,结合数字经济技术发展,为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在此过程中,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车联网等相关行业最先受益。最近这几个领域受到非常多的市场关注,其他行业也逐步推进。”

目前数字经济整体结构中,数字产业化占20%,产业数字化占80%。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主要内容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在应用端有更广阔的规模和应用空间。

反映到投资层面,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覆盖面非常广:一是电子核心硬件,特别是芯片;其次是未来数字经济场景化实施之后的智能硬件,这属于消费电子领域,如AR/VR可穿戴设备;三是软件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这些产业目前被海外厂商主导,国内厂商在逐步追赶;四是电信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还有应用端,目前主要应用在车联网、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工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相关领域,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也有相关应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