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于河法庭:多元赋能 绘就良法善治新画卷

2023-11-29 23:30:21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于河法庭,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城郊结合处,辖区内不仅有豪德商贸区、力威物流园、鲁东果品批发市场等各类产业园区,还有广阔的农业耕地,商贸业和农业双向繁荣,具有辐射范围广、纠纷数量多、案件类型多等特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纠纷,于河法庭严格落实六化法庭建设理念和标准,通过“枫桥式”法庭建设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杠杆”,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潍城”路径。

潍坊于河法庭:多元赋能 绘就良法善治新画卷

党建特色化,筑牢司法为民深厚根基

于河法庭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认真落实“支部建在庭上”的工作要求,立足“是非曲直终有解、风雨过后见彩虹”,创建“彩虹之光”党建品牌,高标准打造党支部活动室及党建文化场所,推进人民法庭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以两名骨干党员名字命名的“晓莉”工作室,探索建立党建工作、审判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枫桥式人民法庭”。

同时,邀请10名人大代表轮流驻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审判工作监督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教育宣传员”的职能作用,探索构建“代表说理+法官释法”工作模式,通过“站庭”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1+1>2”,真正将司法服务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解纷能动化,擦亮社会治理金字招牌

“没想到不打官司还能解决问题,真是省时又省钱!”在豪德商贸城做汽车座椅套批发生意的李先生,因一起小额合同纠纷找到了“E+”巡回微法庭。没想到不到半天时间,纠纷就得以化解,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化与发展。于河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将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与潍城区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合作,在豪德商贸区等矛盾多发一线建立“E+”巡回微法庭。同时,加大对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力度,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已司法确认67件。

潍坊于河法庭:多元赋能 绘就良法善治新画卷

办案智能化,畅享足不出户“指尖便利”

“谢谢魏法官,想不到案子这么快就有了结果,真是太感谢您了。”在于河法庭互联网法庭开庭的田某,不停向承办法官表达感谢。

为追回多年欠款,田某将同村的李某的诉至于河法庭,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李某愿意调解,但人在外地不便返回。为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决定通过互联网法庭审理此案,经过半个小时“云”调解,双方迅速达成和解,该案得以成功化解。

“掌上立案、线上开庭、云上调解……,除了直接到法院诉讼,还可以这样解决问题”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于河法庭常态化普及跨域立案、电子送达、线上诉讼等服务方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彻底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让越来越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了便捷的“指尖诉讼”。

服务便民化,营造尊法守法浓厚氛围

“要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家事来办”,在实际工作中,于河法庭紧紧把握“便民”这一核心关键词,将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群众身边,在街区村镇一线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巡回审判、送法进企、普法大集、彩虹心语、连线调解、直播授课等“7个1”活动,推进司法服务一站式直接到家。

一枝独放不是春。为改变“坐堂审案”的被动式司法,于河法庭主动走出去,在三安子村等9个街区村镇先后建立“法安e站”,通过“一块屏、一条线、一台电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同质同效的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服务,彻底疏通了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过程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石如宽通讯员杜光美报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