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

2023-11-29 17:32:47 - 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

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

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

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

于鹏程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中心

摘要:增值审计之路是一条尚未铺好的路,这也是一条通往康弘大道的路。增值审计理论虽已提出多年,也在后期合规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展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但是在企业中如何具体落地实施方面,增值审计还未探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内审及增值审计目前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分析开展内控建设增值审计的必要性。以增值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内部控制不断优化为突破口,通过对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以期探索出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符合我国内部审计特点的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实施方案。

关键词:增值审计、内部审计、内控建设、实施方案

一、内控建设增值审计产生的背景

1.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由来

追述内部增值审计的理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提出了此观点。在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和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表明内部审计进入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时代。

2.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发展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审工作的不断深入,2018年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对内部审计进行定义:“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其中“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也更加明确了审计的增值服务目标,要求内部审计实现新的转型和升级。

对于增值的解释有很多,其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解释为“组织存在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或者使组织的所有者、管理层以及客户受益。”内部审计因其对企业内部运营的深入了解,可以提供审计意见并向管理层提出改进运营的咨询和建议,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3.内部审计在内控建设方面的特殊优势

内审准则要求内审具有独立性,内审工作的定位是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汇报,比如大型企业的董事会或小型企业的总经理,这给予了内审人员很大的发挥空间。内部审计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支持,企业中生产经营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调取,可以获得企业全方位的数据信息。

内审工作长期面对内部各个企业,跨专业、跨行业的学习和审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审计除了基础的财务、审计知识为根本,并没有知识架构的外沿制约界线。所以说审计人都是杂家,也就是说审计人员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识点多,在各个行业中的知识都有一定的积累。审计工作要求对企业的整体进行把握,对企业的整体运行进行了解,这就使得审计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对企业整体运转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这也是审计可以统筹协调内控审计的一个基础。

二、开展增值型内控审计的现状和开展的必然性

1.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得到了迅速增长,企业当量日益增加,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全球化战略不断升级,对企业的整体管控以及内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内部审计虽然已发展多年,但是其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近些年内部审计的开展过程中,主要的内审工作还是以风险识别为指引发现企业无法满足风险的不合规问题,主要审查依据是目前执行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内部制度。但是对于已建立的内控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优化空间等,涉及不多,增值审计工作开展不足。

2.增值审计的开展情况

我国企业对于增值内部审计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多数的论文都是在相关理论中进行探讨,很少涉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阻力和困难,例如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地位不高、目标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人员配备不科学等问题,一直限制着增值内部审计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将内部审计融入到企业的公司治理层,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增值内部审计的长久发展。只有逐步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增值内部审计才能实现突破。

3.增值内控审计的开展情况

与合规审计中发现问题往往具有明确的金额不同,内控审计达到的效果往往难以直接计算,需要辅助相关的业务后续运行效果来测算制度实施前后的效益变化,效益体现具有滞后性和测算的复杂性。这也是很多企业增值内控审计开展不顺利的一个原因。

增值内控审计作为增值审计的一个分支,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着企业整体经济运行活动,是较为难以实现的一部分。今年来增值内控审计的研究并不多见,探讨具体实施的研究不多且近年来企业中真正开展增值内控审计的案例不多。

在内审工作开展方面,因任务多、人员架构无法达到相关要求等制约因素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往往没有开展专项的增值内控审计。在技术支持方面,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主要还是将财务系统数据进行归集和整理,很少将内控制度的相关信息进行收纳。且很多企业本身信息化水平并不高,对于制度流程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的管控手段,仍以线下管控为主,数据信息和管控节点均无法及时准确的记录,不利于增值内控审计的实施。

4.开展增值内控审计的必然性

内控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市场环境等不断变化,没有哪一种内控措施可以长久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求、效益目标、市场需求等的发展不断调整。而长期以来多数企业的内控建设往往是一次确定后,长年不改变,无法有效的随着相关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变更。且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没有检验和后续更新没有及时实施,与内控建设的实际需求不符。

内控建设作为企业运转的有效保障,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制度的建设和有效落地是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增值内控审计的具体实施路径

1.以研究型审计为基础,研判审查重点

通过日常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收集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根据重要性和增值情况预估,初选课题。群策群力,由骨干审计力量和相关领导根据审计业务了解的情况,提出增值审计调研的重点课题库范围。

开展事前研究,针对课题涉及的相关业务事项和内容,以及相关背景知识、拓展知识等进行广泛的调研研究,全面调取基础数据、资料等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与前期的预期一致,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项目审计实施方案以及预期实现的目标。在开展审计调研期间,通过不断的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不断丰富课题的内容,继续对课题的方案和目标进行补充和修订,准确完整的描绘内控情况,与各个单位进行交流形成应实现的内控制度模式。

2.成立以审计部门牵头的内部动态增值团队

鉴于上述审计部门在内控建设方面的特殊优势,企业内控增值团队由内审部门牵头更能有效的进行推动。内审部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仅对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把控,不参与具体的经营运转,可以有效避免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情况,并且可以实现增值目标。

根据审计委员会等确定的年度审计计划,立项审计调查项目。根据项目开展需求情况,确定相关专业的人员需求计划,组建专项审计团队。此团队人员不仅包括内审人员,同时包含相关业务专家。组建团队时根据业务需求,经集团(公司)高层授权,抽调各专业部门人员组成相关业务团队。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各个专业的专家进入虚拟动态团队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派相关专业人员加入到后续项目中进行审计调研工作。

3.形成专项审计调研报告

内控增值审计报告不应一次调研就对所有的制度全覆盖,而应该针对某项或某几项制度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探讨。对调研的制度进行全流程的探索,确保调研的报告有深度、有前瞻性、有增值点。增值团队根据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的安排,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的相关安排,按照审计相关流程完成审计调研任务,形成专报或内参向相关领导进行汇报。

对于内控制度调研与其他内审报告应有所区别,不应以揭示各个单位存在的问题为主。执行情况仅反映整体现状,不再突出个别企业出现的问题,可以避免调研期间出现企业因迫于整改压力难以主动全面的进行信息交流。站在企业全局角度提出某项内控建设中的整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并针对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来说,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包含企业目前制度建立情况、执行情况、存在的差距、最终应实现的规范流程以及具体建议措施的报告。

其中规范的流程要对业务全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包含从业务牵头部门发起业务执行到业务全流程管控及最后存档等事项,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规范。规范的流程以使各单位在开展相关业务时流程顺畅、责任清晰、目标可实现为最终目标。

4.建立定期审查制度

形成调研报告后,各单位应对照最新的内控制度流程进行自查自纠,建立整改台账并落实责任人及实施进度要求。整改台账上报内审部门进行备案。对于后续审查中发现的已自查自纠的问题不再作为内审问题进行反映。

内审部门应保留各个单位在此项调研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虽不在报告中反映,但应在后续的制度落实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审查,特别是已发现但单位自查自纠整改台账中未进行表述的部分应作为重点进行落实。内审部门在开展后续审计工作中,对前期改进的内控流程进行审查和监督,可以有效的形成业务闭环,推动内控制度的落地。在定期审查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建议,推动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

根据内控项目调研情况及整改要求,以半年或一年等为期限对各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或专项审计,对有流程不执行,执行不到位、责任不清晰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记录,纳入到日常审计报告中进行反映。但是不应刚提出整改建议,就进行审查和反映,这样会形成企业的抵触情绪,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改进。在已经过整改期限仍未改进的内容,应纳入到审计整改台账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设立的内控业务流程得到有效实施。

5.定期收集企业反馈的信息

除了通过内部审计发现的相关问题外,企业在实际业务执行过程中也会发现内控制度存在的有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渠道进行反馈和研究。应设立一个常态化的类似于持续改进办公室的机构,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

定期汇总接受各个单位相关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各专业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定期的反馈,对业务流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清晰的节点进行进一步清晰和优化。但是不宜过度频繁的修改内控制度,除非内控制度中出现了风险极大的问题。应结合内审工作出具的相关意见,每半年或一年对原流程进行一次集中更新和优化,便于企业各单位集中进行收集和学习。

内部单位不仅可以对已进行审查优化的制度流程进行反馈,也可以对目前执行的其他制度流程进行反馈。相关机构对流程中发现无法有效规范相关业务风险、实施不顺畅和流程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收集,在后期的进一步优化过程中进行考虑和完善。

6.利用信息系统构建持续优化数据基础

根据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尽量将上述业务流程在信息化系统内镶嵌,使之固化在系统之内。利用系统内的流程设置,实现流程和节点的固化,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历史信息的留存化。

信息化系统内可以对各个管控流程进行不同维度的管控。比如在各个业务流程中,设立更改内控信息的维度,对每次的优化整改进行对比,可以查询之前的规定细则和目前的运营状态;可以设立单位维度,在业务流程节点处对不同单位的查处问题进行备注,形成有效可查的问题库,在问题得到整改后另行标注。同时实现以单位为口径和以内控流程为口径的汇总资料,可以极大的方便内审部门对内控执行情况的了解,也为制度的不断变化形成有效的数据积累。

7.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及时变更

内控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中第一个便是环境。内控制度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内部环境,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

外部环境中如国家重大法律法规调整,重大政策出台等,必须要做出及时的应对。比如国家要求煤炭企业进行储煤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煤炭销售和煤炭管理,如果企业内控制度不能及时的将此因素调整到企业的运营中来,那么有可能在完成经营指标和完成储煤任务之间形成矛盾,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

内部环境中如管理体系、职能部门的改变,必须及时修订内控制度并在信息化系统中将业务节点进行修改,才能有效的使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否则极易出现制度管控空白点等。

四、总结

内控建设增值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延伸和开拓,具有与生俱来的魅力。它就像是一直侧卧在内审人员身边的一座金矿一样,静待开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内控建设增值审计的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介于目前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开展现状,在未来开展此项业务的过程中将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等等,都为后续的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开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只要坚定目标,积跬步至千里,一定可以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开拓出审计的另一片天地。

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只是内审增值的一个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如果内控建设增值审计形成完善可行的模式,将会对整体增值审计的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增值审计的突破和跨越。

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坚持我在功必可成的信念,宁静致远,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瞿晓龙,梁斌.内部审计增值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5):38-43。

【2】阳秋林,刘美玲,郭丹,李焕勇,蒋七元.浅析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6(1):65-66。

【3】杨思宇.浅析企业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J].中国商贸,2012(36):73-74。

【4】林克明.基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84-86。

【5】张玮,王紫微.A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控制案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30)。

【6】朱亦帆.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J].商.2016(34)。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