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关注 | 走进“钱学森资料室”的年轻人
转自:军事科学院
感悟“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北京,某营院,一间资料室里。
一群青年军官专注地凝视着一封钱学森手书信件——
“希望你们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努力开创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新局面,再创辉煌。”
钱老生前最后一任秘书李明告诉大家:“这封信,就是钱老专门写给咱们单位的。”
这里,是钱学森先生归国后在军队工作的第一个办公场所,科学巨匠的红色基因和思想火种在这里代代相传。
如今,这间位于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的“钱学森资料室”,收藏着钱老生前大量的文稿、论著、手记、书信等珍贵史料,这封钱老“写给未来的信”,只是其中之一。
李明介绍说:“因为钱学森先生严谨细致的工作生活习惯,使他一生的工作手稿、书信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才有了这间资料室。”
李明担任起“钱学森资料室”的义务讲解员。平日里,他精心照料着这个“精神宝库”;每有来访参观的人员,他就和大家一起交流,回忆自己陪伴钱老工作和生活的难忘经历。
“钱老在世时经常对我们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接力棒传给你们了,你们应当担起应有的责任。”李明满怀深情地说。
如今,这个资料室不仅是科研人员查阅科技文献、产生创新灵感的智慧殿堂,也成为汲取钱学森学术思想、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基地。
眼前这群年轻军官,是军事科学院首批“高原边防行”活动的参与者。不久前,他们到大漠边关开展部队科研需求调研。
参观“钱学森资料室”,这群心怀理想的年轻人说:“军事科研理技融合发展的阶梯上,一定会留下我们的足迹;赋能备战打仗的智能化系统中,一定会凝聚我们的智慧。”
初冬时节,正值钱老逝世15周年之际,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的科研人员代表,专程赶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家中拜访。
76岁的钱永刚教授寄语青年科研人员:“年轻一代军事科技工作者应该牢记使命责任,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的生动实践,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探索攀登、逐光而行,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军事科研人员带着梦想和信念,走进“钱学森资料室”。他们汇聚于此,近距离感受科学巨匠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品格,汲取着科研为战的奋斗动力,又带着决心和力量奔赴战位。
走进“钱学森资料室”的年轻人
■马 丹 刘雪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魏 寅
这里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平台
柔和的灯光洒落在“钱学森资料室”里,博士吕飞缓缓踱步其中。
在钱学森先生的一幅画像前,他停下脚步,久久凝望,眼神中充满敬仰。
照片中,钱老目光坚定,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年轻的后辈对视。
吕飞出生于一个军工家庭,他的父亲对军事技术革新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甚至在儿子出生时打算给他取名叫“吕科研”。
这个名字,成为吕飞和妈妈多年的笑料。然而,吕飞起初并没有按照父亲的设想从事军事科研工作。博士毕业后,他与人合作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并成功上市。那时,“赚钱”成为这名年轻人生活的主旋律。
这一切,因为一个电话而改变。“我们这里有个岗位非常适合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方便的时候过来看看吧。”打电话的是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研究员白晓颖。
这个电话,触动了吕飞深藏多年的军旅情结。这名年轻人站到了十字路口:一边是年薪百万和上市公司副总的头衔,一边是父亲的期盼和一直向往的科研沃土。
加入军事科学院某中心成为文职人员之前,有一次正式的面谈。正是这次面谈,让吕飞第一次有机会走进了钱老归国后在军队工作的第一间办公室。
吕飞缓缓抬起手,轻轻抚摸着展柜的玻璃,仿佛触摸着钱老的精神脉搏。
资料室里展示的那一篇篇手稿、一部部论著、一个个成果,如同盏盏明灯,照亮了一名年轻科研人员前行的道路,一颗驿动不已的心,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归属。
穿上“孔雀蓝”,吕飞的才华和能力很快被认可。某研究成果在一线部队试应用后,受到该部官兵的好评,更让他信心倍增,干劲满满。
今年初,作为优秀文职人员代表,吕飞参加了军事科学院组织的演讲比赛,以《换羽“孔雀蓝”圆梦再启航》为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获得第一名后,他激动地拨通电话,骄傲地向父亲报喜。
逐光而行,在钱学森的感召下加入军事科研队伍的青年英才,不止吕飞一个。
营院里一个不起眼的楼门口,一块金色的铜匾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钱学森同志办公室。
楼前,一名摄影师正给一对双胞胎姐妹取景拍照。“我们要选一张最漂亮的寄回家,让爸爸妈妈知道,我们在钱学森曾工作过的地方工作,他们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姐姐蔡君和妹妹蔡蓉兴奋地说。
2016年,姐姐蔡君带着对科学巨匠钱学森的无比崇敬,来到这座营院,将全部热情投入科研工作,很快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后来,姐姐考取北大博士,毕业后又回到这里的博士后工作站深造;妹妹紧随其后,通过文职人员招考,成为该中心的一员。
几年来,姐妹俩尽情施展才华,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撰写出多篇高质量研究报告,为推动军事科研创新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她们说:“这里是我们圆梦的地方,这里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平台。”
闪光的“金句”启迪着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
那年毕业季,一场名为“逐梦强军”的校园招聘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火热进行,博士李亮参加了招聘会。
台上,从清华大学教授“跳槽”到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的文职研究员白晓颖,正在分享自己科研为战、科技强军的心得。
良禽择木而栖。李亮如愿加入这艘“军事科研航母”,成为一名文职人员。当时,他所在研究室将某前沿技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一支新技术“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
有幸成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李亮既兴奋又忐忑。新技术如何为传统军事科研赋能?研发工作千头万绪、充满未知。李亮和团队成员广泛收集前沿动态、考察走访、组织学术交流,不停地研讨、探寻、尝试。
在“钱学森资料室”查阅有关文献时,一部部反映钱老学术思想的论著、专辑、书信集引起李亮的极大兴趣,其中一段是这样阐述的——
要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得有一个框架,有一个模型……有了模型以后,再把搜集到的点滴资料输入到这个模型里头去,全貌就出来了。
读到此处,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与理解,李亮心中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药方”吗!
李亮和团队成员开始着手某模型设计研发。他们利用单位军事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紧密围绕国防科技与军事理论领域智能化研究需求,确定技术路线,展开联合攻关,先后突破多项工程技术难题。
某部应用部署该模型后,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查询和智能分析,大幅提升了部队的作业效率。
“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人的大脑的高层次的活动”“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所以是开放的”……
“钱学森资料室”展示着钱老深邃的学术思想,这些闪光的“金句”启迪着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军事科学院某中心科研人员田海便是其中一员。
深秋的辽东半岛,阴风冷雨,田海随科研团队刚到部队,便一头扎进控制室和设备间,一边操作仪器,一边询问设备使用情况,以期尽快找到影响系统运行的“病灶”。
经过检测,田海发现,该系统有几个内控程序兼容性较差,一旦信息量过载,就会因算力不足导致宕机。
田海清楚,如果只是给系统打个“补丁”,操作相对简单,但系统卡顿甚至崩溃的风险始终存在。最好的办法,是走一条新的技术路线。经过一番讨论,团队成员敲定了技术难度更大的第二套方案。
他们决定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作战数据的快速响应。难题接踵而来,困难程度远远超过预期。经过连续多日的调整测试仍然无法攻克难关,研发似乎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
“钱老曾说过,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人的大脑的高层次的活动。”田海一边回味着钱学森的话,一边向战友们讲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换个思路,换种办法……”
于是,他们决定围绕数据技术的需求与应用,全流程参与实演实训的指控运行。同时,他们将一线部队的作战指挥人员吸纳到研发团队,从而实现“科研人员进入作战指挥链、指挥人员进入科技创新链”的互融互促。
接下来,帐篷成为他们的“战场”。白天,田海和团队成员到一线搜集实时数据,摸准作战指挥流程中各个细节;晚上,他们挑灯夜战,梳理分析问题症结,一遍遍编写修订程序代码。
经过不懈努力,系统的“病灶”一个个被拔掉,焕发出新的活力。部队指挥员向田海和战友们竖起大拇指:“科研人员辛苦了,感谢你们!”
奋斗,就要像钱学森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那样挑战不可能
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一落,让人们再次缅怀“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巨匠——“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与此同时,在钱学森曾经工作过的一处营院中,一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正在火热展开。“奋斗,就要像钱学森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那样挑战不可能!”军事科学院某中心文职人员雷微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年,雷微所在团队接到了限时完成某网信数据平台升级的任务。
这项任务,难就难在要把多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存储设备融为一体、共享信息,而且数据整体迁移过程中,不能影响现有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名业内专家称,这种数据的“无感迁移”就像把人的脑袋在不知不觉中移植到另一个躯体上,需要做的工作相当复杂,行业内尚无经验可借鉴。
“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工作量,几乎不可能!”与会专家纷纷摇起了头。
会后,雷微的脚步不知不觉踱到了“钱学森资料室”门口。前不久,他和战友们刚刚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此刻,资料室讲解员充满激情的话语仿佛在他耳畔再次响起:“新中国成立不久,一穷二白,面对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的困境,钱学森带领广大科研人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一个个不可能,在航天和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我也要挑战这个不可能!”倔强的雷微暗下决心。
数据迁移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初冬雪夜,刚刚结束一个科研会议的雷微接到报警信号,便与团队成员顶风冒雪走向数据中心冷却机房。
那是数据中心建成后首次经历低温考验。雷微忧心忡忡登上冷却塔,检查机组工作状态。如果液冷设备内外温差过大,设备内部形成的凝露过多流到电路板上,损失不可估量。
细心清理过凝露后,警报仍未解除。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大家一时没有头绪。雷微开始逐一查看数据运行情况,发现控制柜里密密麻麻的控制线中,有几根指标显示异常。他立刻进行调试,果然这就是问题所在。伴随着信号灯有节律地闪烁,大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
今年,参加军事科学院“高原边防行”活动归来后,科研人员程远明迫切地想为提高基层部队信息化建设做点事情,于是他主动请缨参加某演练。
一次,程远明遇到一个科研难题。“实验室里运行得很好,为何实际应用起来就困难重重?”他满脑子都是问号,频繁与一线业务人员对接,激发设计灵感的同时争取更多资源。
随着问号一个个被拉直,程远明越来越意识到:技术赋能,不仅需要智能化前沿技术的有效牵引,更需要结合备战打仗的实际需求。科研骨干应当走出实验室,与技术人员和一线官兵深度捆绑,扑下身子“泡”在数据里。
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通用性却不强,是一些科研人员眼中“发不了高水平论文、出不了像样成果”的苦活累活。
有人问程远明,为什么心甘情愿投身这项工作,他回答:“我们整理钱老的书稿时发现,他经常提到‘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对我们青年科研人员而言,当科技强军的使命摆在面前,理应坚定地扛起来,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它,不在意明天谁能记住我、我将成为谁。”
外派到某部工作的博士高强,用近3年时间持续攻关,完成某实验室操作系统开发任务。他用实际行动,向钱老远赴戈壁荒漠“大干一百天”的壮举致敬。
年轻科研人员何洁,学习钱老对待任何工作都“不留瑕疵”的精神境界,精益求精完成修复珍贵兵书典籍的工作……
钱学森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科技人员矢志强军报国,向军事科研新高地发起冲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在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砥砺奋进
■耿国桐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不改本真,在捍卫国家荣光、挺起民族脊梁的艰难求索中,熔铸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钱学森,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树立了一座丰碑。他那熠熠生辉的学术思想和崇高品格,正是科学家精神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新时代军队青年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
科研工作者最大的精神动力来自对国家、对民族的真挚情感,来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钱学森曾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种忠诚信仰,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灵魂和底色。军事科研工作者肩负着强国强军的神圣使命,更应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国家、民族、军队的重要性,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努力把科研报告写在一线战位,把科研成果植入实战场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变量。钱学森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提出许多创新性理论和方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大国博弈、科技竞争最为激烈,也最需要活力。在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演进的形势下,抢不到先机就站不上高地,抓不住窗口就达不成超越。军事科研工作者必须视创新为生命,勇于探索,紧紧扭住关键核心技术求突破,在攻坚克难、接受挑战中不断开辟新领域、解决新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学研究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只有静心笃志、肯下苦功,才能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翻开我军科技发展的历史画卷,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呕心沥血、勤奋钻研,几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成功背后,有一大批科研人员默默付出。选择了军事科研工作,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艰辛的求索之路。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名利诱惑,尤其要破除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思想情绪,正确处理好义与利、得与失的关系,推动军事科研事业开新图强。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科技强军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军事科研工作者必须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创新进取,以冲刺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