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2024-02-29 11:31:1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过去的上海弄堂里,每当响起小贩的叫卖声,家门口便会迎来糕点、糖粥、馄饨等多种多样的美味,引得孩子们垂涎欲滴。除此之外,也可见各个行当师傅的走街串巷,修碗、修棕绷、磨刀、扦脚……弄堂里由远及近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仿佛带着一种浓厚的韵味,伴随着上海市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随着旧改与城市化建设,弄堂里的叫卖声逐渐远去,也成为烟火气满满的城市味道,留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弄堂叫卖从早到夜》(罗希贤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库门开始在上海出现,弄堂里便有了小贩们或高亢或低沉的叫卖声。清晨,伴随着海关大钟,弄堂里传来了“马桶拎出来”的声音,接着一阵阵哗啦啦刷马桶的声音,有人说这是弄堂叫卖声的序曲;接着大饼油条、老虎脚爪的叫卖声在弄堂口不断回响,还有胸前挂着木匣叫卖方糕茯苓糕和黄香糕薄荷糕的;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居民们并不感到聒噪,因为这些叫卖声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20世纪初上海弄堂里的商贩(上海市档案馆藏)著名配音艺术家曹雷小时候家住虹口的永安里,对于上海清晨的声音,她是再熟悉不过了。伴随着有轨电车的铛铛声,一阵响亮的叫声从上海的老弄堂里传出来:“拎出来!”叫声惊醒了居民们的好梦。而那些前楼阿姨、后楼好婆、亭子间嫂嫂张开惺忪的眼,迅速钻出被窝,习惯地拎了马桶,直奔粪车旁,接着一阵阵哗啦啦刷马桶的声音。这些声音未免有点煞风景,却有如晨间序曲一般,也曾是上海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倒马桶曾是昔日上海市民的生活日常如今,曹雷依然记得当年从戏剧学院毕业时参加演出的话剧《上海屋檐下》。当时导演朱端钧先生就提出,整个话剧不用音乐来衬,就用上海弄堂的叫卖声来表现石库门弄堂从清晨到半夜一整天时间的转换。“那么这个叫卖声哪来呢?朱导说你们自己去学,你们到街上去听去学。因为这些叫卖声没有现成的录音,我们都是由同学在戏里头轮流,这场戏你不上场,你就在后台负责叫什么声音,大家分工……几个上海籍的学生对叫卖声从小有印象,特别注意去搜集,就这样搜集了一套从天亮到半夜的上海街头的叫卖声。”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石库门里弄房屋与老城厢里的明清式民宅混杂在一起,条条弄堂都有小贩们出出进进,还伴随着高高低低的叫卖声。他们卖食品、杂货,也有收卖旧货、修补东西的,流动频繁。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中的石库门“方糕茯苓糕”“定胜糕薄荷糕”……胸前挂着木匣,小贩一只手捧着叫卖。糕团店不是条条马路上都有,而且是冷食,居民图方便,生意还不错。鲁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怀念1920年代,他初到上海时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他认为那些口号既漂亮又具艺朮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除了苏州点心,广东点心在上海的弄堂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咸煎饼、白糖伦教糕等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小吃,经过广东人富有特色的叫卖,又香气四溢地飘满石库门弄堂的各个角落里。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上海街头糕团摊档的食物白糖伦教糕被称为广东岭南第一糕,非常有名。据原裕洪里居民王国杰介绍,广东顺德有个伦教镇,这个镇上有一个点心店专门做糕点,这个糕开始是不甜的。有一次老板蒸糕的时候,手里面的黄糖不当心洒在糕上面了。他担心这个糕跟平时做出来的不一样,可能卖不掉了。结果顾客品尝后说这个味道比以前的好。后来,他把黄糖改成白糖,采用当地的泉水和精细优质的白面,这就是白糖伦教糕的由来。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伦教糕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分拣白兰花上午九十点钟,弄堂里的年轻人都去上班了,只有年长的留在家里,这时各种修理物品的叫卖声开始响起,错落有致地在弄堂蔓延开来,“阿有坏额藤绑棕绷修哇,削刀磨剪刀……”一般修补行业不是上海本地的,外地的人比较多一些,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人集聚比较多一些。稍稍有点年纪的上海人,年轻时大多睡过棕绷床。棕绷床有极好的韧性,防潮通气、修理方便,尤其适合潮湿多雨的江南。但棕绷床的棕容易松动和断裂,这就催生了一批以修理棕绷为业、走街串巷叫卖的手艺人。修棕绷的工艺并不是很复杂,对于会“做人家”的上海人来说,学着修棕绷老师傅的手法自己修理,也并非难事。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2015年,自忠路上一家制作和修理棕绷的店铺吸引路过的外国游客(摄影:王溶江)

到吃午饭之前,往往有磨刀的,因为人家要做午饭了,菜刀发现钝了要找人磨了。磨刀手艺人中,苏北人比较多,与《红灯记》里面的“磨剪子嘞,戗菜刀”京帮吆喝不同,他们的吆喝声是带着口音的“削刀磨剪刀”。削刀磨剪刀的工具比较简单,一个前低后高的长矮凳,凳上前端钉一个木块或者铁档来固定磨刀石。后面有一个活动的长铁配,以固定菜刀之用,铁配的前端穿过凳面进行固定,铁配的后端留有拴绳的孔洞。使用时,绳子穿过凳面上的洞孔用脚踏紧。其他的就是磨石、水罐等必备工具了。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南京路上的磨刀师傅(摄影:任国强)在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人们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直到晚上睡觉,都离不开各种大小的木桶。这些盆盆桶桶,多数是新娘子出嫁时的陪嫁品,通常要用红漆,至少也要上桐油。那时候,要置备这套生活用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用起来很是仔细。木头盆用的时间长了以后会渗水,旁边箍的那个铁圈也会生锈,继而断了或散了,需要手艺人将破漏或爆散的木桶重新箍好,这就叫“箍桶”。箍桶遵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步骤,共有四十多道工序,较早从事这个行当是宁波人。使用什么样的桶箍则可以反映出这户人家的生活水平,好一点的是铜的箍,中档的是铁的箍,差一点的就是用竹子箍了。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2008年,上海弄堂里修补钢盅镬子的摊贩(摄影:席闻雷)此外,修阳伞、补碗、收旧货等叫卖声也赶来凑热闹,汇集在一起错落有致。有需要的居民会把各种破损的东西拿出来让师傅们修补,于是家门口、弄堂边上出现了一个个临时的修理摊。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民俗画《卖白果》上海弄堂的叫卖声还会运用拟声词,来突显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咕啦啦啦三北盐炒豆……”三北盐炒豆是浙江慈溪一带的特产,因其独特的叫卖在上海的弄堂里尤其受到小孩子的青睐。无锡人卖豆腐花的叫卖声最简单,就一个字“唔……”卖臭豆腐的小贩,在叫卖时会把“臭”字拉的特别长。说到由叫卖声演变而来的歇后语,大家最为熟悉的还是“江西人补碗——自顾自”。补碗人的行头,就是一副小挑子,小挑子的两头是箱式小柜,小柜约有两三层抽屉,里面装着补碗的工具。这个“自顾自”是补碗过程当中发出的一种声音“嗞咕嗞”演化而来。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修补瓷碗“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是过去物质匮乏年代的一句流行语,上海人更是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家里的东西坏了,决不会一扔了之,总要想办法去修。但很多东西是自己修不了的,因此那个年代弄堂里走街串巷手艺人简直是五花八门。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木箱子里藏着的是小朋友的冰爽夏天弄堂里还有一种深受小孩子欢迎的行当,那就是爆米花。着急的孩子会自发集结成一队,到弄堂口跑来跑去打听。等老大爷在弄堂口的空地上摆好摊,“爆米花”的吆喝声还未响起,孩子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家里涌了过来。最后见爆米花的老伯伯站起身,开始拖在爆米花炉后边的大袋子,孩子们会心领神会地把手紧紧地捂在耳朵上,等待那一声巨响。看着小小的一桶米爆出来以后成了大大的一脸盆,小家伙们别提有多开心。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炉子里可以爆米花、年糕爆米花全国各地都有,但对于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有一种新花样:爆年糕片。心细的弄堂主妇会多买一些年糕,把它切成片,然后晒干,留给自己的小孩子爆年糕片之用。夕阳西下,弄堂的夜幕降临了。放学的孩子们早已回到家里吃晚饭,原本喧闹的弄堂又变得安静起来。到了深夜,各种卖夜点的叫卖声又会响起。“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猪油夹沙八宝饭”“火腿粽子”“五香茶叶蛋”,夜晚弄堂的叫卖声相比白天又有不同的韵味,叫卖者将声音控制到不惊醒正在酣睡的人们,又得能让醒着的人听得到。夜深人静,卖夜点的人陆续收摊回家,但弄堂叫卖声并没有落幕,因为此时还会有深夜里的赶路人。“檀香橄榄,一粒能含一里路……”当悠长凄苍的声音远去,这一天才算谢幕了。

这些声音曾是上海的日常,是否也藏着你热气腾腾的回忆?

夜幕下的上海弄堂几年前,在上海弄堂长大、后定居苏州的刘骥经过整理和发掘,将“姑苏吆喝”申报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京城吆喝”和“津门吆喝”。而在上海,石库门弄堂正在逐年减少,那些曾经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叫卖声也难觅踪影。昔日悦耳动听的叫卖声,如今也只能从戏曲、话剧或海派滑稽戏中找到一丝慰藉了。

支持:王明远

音频:上海音像资料馆

校对:王礼荣

编辑:陈皓

版式:施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