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餐桌之争”折射美单极世界观不得人心

2024-02-29 14:12:17 - 新民晚报新民网

慕安会“餐桌之争”折射美单极世界观不得人心

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日前闭幕,与会各方在诸多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全球安全曙光难现。其间,一场“餐桌之争”引发舆论关注。

2月17日,慕安会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印度外长苏杰生共同参加一场座谈,讨论多极世界问题。作为东道主,贝尔伯克首先就主持人关于“德国为什么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持开放态度”的提问作答。在当前西方语境之中,这一问题并不是夸奖,而是质问。提问者所谓的逻辑恐怕是:在本来就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多极化恐怕会使一些大国更加不必担心外部约束,从而自行其是。既然如此,德国为什么要欢迎多极化?

贝尔伯克的回应是:德国希望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同时,各国都能做到“坚定、尊重和自我反思”。换言之,多极化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国家还没有做好迎接多极世界、调整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准备。她用了一个比喻,暗示多极世界应该是“所有人在餐桌旁商量着如何切分桌上的馅饼”,不能放任个别国家“将馅饼整个抢走”。

贝尔伯克的“餐桌”比喻好像按下了一个按钮,让在场嘉宾接下来一直围绕着这张“桌子”打转。在贝尔伯克之后回答问题的就是布林肯,当被问及中美关系问题时,他先是自我表扬了一番本届美国政府的成绩,而后强调“基于自愿的联盟与伙伴体系”是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比较优势,承认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可能独自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随后他话锋一转,表示“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那么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不少分析认为,布林肯的说法再次表现出美国强硬的立场。而从上下文来看,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也体现了美国背后的焦虑。即如果美国抗拒参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边机构,抗拒在多边层面与盟伴合作,那么结果将是美国无法在多边层面发挥自身影响,最终关乎美国利益的事务可能会在美国“不在场”的情况下被他国决定。布林肯这一番比喻,首要目的还是要为拜登政府重视寻找伙伴、构建联盟的外交政策“正名”,驳斥美国国内正在抬头的孤立主义,安抚对华盛顿可能再次发生政权更迭、引发外交政策大变向而惴惴不安的欧洲盟伴。其次,布林肯此言也是敲打刚刚为多极化辩护的贝尔伯克,暗指德国或其他可能成为美国盟伴的国家不可能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独善其身”,必须选边站队,否则就会失去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和相应的自身利益。

在场的人自然都听懂了“餐桌菜单”的弦外之音,其中承受最大压力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由于在俄乌冲突中拒绝完全站队美欧,始终保持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印度在慕安会上遭到了不少批评。因此,当被问及印度如何在金砖国家和西方之间自处,苏杰生也借用“餐桌”的隐喻,表示只要与他者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就会给国际社会这张“餐桌”增添价值。显然,这是批评美欧试图彻底孤立俄罗斯的做法,强调印度与美欧和俄同时发展关系的做法才符合国际社会利益。

令人惊讶的是,对布林肯“餐桌菜单”论最直接的批评来自乌克兰议员贡恰连科。他颇为尖锐地质疑道,乌克兰在布达佩斯上了“餐桌”,自愿放弃了核武器,但是现在依然在“菜单”上,乌克兰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美国是希望乌克兰加入北约,还是更希望乌克兰重拾核武器?

贡恰连科的质问揭示出了比上不上“餐桌”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其他国家即使上了美国期待的“餐桌”,就能真正免于上“菜单”的命运吗?“餐桌之争”表明,即使是在盟伴中,美国青睐的单极世界和“非此即彼”也并不得人心。借用贝尔伯克的话来说,美国以及整个西方还需要更多的反思,真正接受并和其他国家共同打造一张平稳、有序、普惠、包容的“餐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