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2024-02-29 15:05:19 - 北京日报

编者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工作中涌现了一批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典型事例,现在选取部分典型事例予以刊登。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在万家团聚的大年夜,市民热线仍然在正常派单。“群众反馈的都是急需解决的揪心事,我们一定要保证工单在春节期间有序运转。”顺义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市民热线一科科长邱蕊和同事们精神饱满地接起每一通电话,认真处理每一张工单,用责任和坚守为百姓排忧解难。为了让“派单”又快又准又好,邱蕊和同事们做了不少努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是快。“群众热线打过来,如果能早点得到反馈心里肯定更踏实”,邱蕊把“快”当作派单工作的重要指标来抓。先是对派单员进行业务知识普及,让他们熟悉工作流程与标准要求;接着组织大家尽可能全面地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类型,形成“派单目录”,让派单员拥有最直观的工作指南;同时还对派单员的派单时效性进行考核,激励大家提高工作速度。

其次是准。“有的单子职责归属比较明显,但有的单子确实很难立刻搞清楚应该派给哪个单位”,邱蕊把这类问题叫作“疑难工单”。为了提高工作质效,邱蕊和同事组建了疑难工单组,专门针对较难厘清职责的复杂问题进行攻坚。疑难工单组一边与群众详细沟通、充分掌握信息,另一边与多个单位沟通联系,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路径。有了这支专门力量,即便是遇上疑难工单也能保证派单的准确性,人民群众的热线体验感显著提升。

最后是好。“派单不是简单把事情‘派’出去,要为群众把事办好,就得再往前走一步。”邱蕊认为,应当主动扛起更多的责任。在面对一些特殊诉求时,邱蕊和同事急群众所急,积极协调多家单位合力攻关,扮演好联络枢纽的角色。有一次,一位因房屋问题求助的群众听说市民热线专门为他的事组织多个单位开了会,感动地说:“没有办法表达心里的温暖和感谢,就希望你们能轻松一点、少辛苦一点。”

365天,天天电话不断。这是邱蕊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热线响着,我们和群众的心就连着、通着,我们把热线工作干顺畅,群众的心也就舒畅了”,这是邱蕊和同事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做好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记延庆区儒林街道康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安尚丽

“社区里千头万绪的小事,都是千家万户的大事。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我要当好这个‘贴心人’”,这是延庆区儒林街道康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安尚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为了做好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安尚丽和同事们提出了“五事”工作法,即敞开大门听群众“说事”、集中民智让群众“议事”、织密网格帮群众“理事”、公开承诺向群众“晒事”、民主监督邀群众“评事”。除了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们,安尚丽还经常召集物业公司负责人、社区民警一起和居民们聊聊家长里短、共同协商议事,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每每到“书记接待日”,社区内的休闲亭就成了整个社区最热闹的地方,而安尚丽也就成为了最忙碌的人。“我们单元的下水道老是堵,疏通了两次了都不管用,怎么办?”“阿姨您别着急,您反映的问题肯定本周之内就给您解决!”“咱们社区的停车位还是需要扩充扩充,车老停在我们健康步道上。”“大爷,您的需求我都记下来了,保证给您把锻炼空间给落实了!”树木遮阴、房顶漏雨、停车位不足……安尚丽边认真倾听着居民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边细心记录着居民的需求,不大会儿的工夫,就记了满满几页纸。居民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安尚丽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带领着社区工作者,针对居民的诉求建立台账,认真梳理归纳。对于排水不畅、乱停车、路面不平、电路老化等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物业及有关部门现场解决,同时举一反三,补足漏洞。对于居民们反馈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安尚丽带领同事们深入查找问题原因,制定问题解决方案,限期整改,主动当好“未诉先办”答卷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分忧、为民解困。近年来,安尚丽把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主动征集办理居民诉求900余件,使社区内环境、秩序极大改善。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有效化解了社区矛盾,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康安社区“接诉即办”的工单有了明显减少:从原来月均30件降至现在月均10件,“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了100%。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良法促善治,立法为民践初心」

——记市司法局立法四处副处长孙秀荣

对北京市民来说,“接诉即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一打就通、一通就办、一办就好”,12345成为了百姓心中“能管事儿”的热线。2019年接诉即办推出以来,快速、高效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了让这项为民服务机制能够更加规范、长久运行,2020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立法工作启动。接到这项立法任务的市司法局立法四处副处长孙秀荣内心充满了忐忑,“这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为民服务法’,要在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立一部真正管用、人民满意的法。”

孙秀荣深感责任重大,她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力求全面、深入、准确掌握人民群众需求。她加班加点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市级文件、领导讲话、专家学者论述等立法资料,打牢理论基础;深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心蹲点调研,旁听热线接听情况;走访有关市级部门、属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系统了解接诉即办各环节工作情况;前后组织或参与了几十场座谈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市民代表、基层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立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立法过程中,大到立法思路、重点制度设计,小到每一句条文、每一个措辞我都要反复研究斟酌,确保立法出台后能够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最终,《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于2021年9月24日审议通过并正式施行。

2015年以来,孙秀荣作为项目承办人开展了近20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工作,3次参与政府规章集中清理,对相关领域现行有效的70余部规章进行了研究梳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政策研究500余件。

“贴近群众,在立法中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群众的获得感。这是我作为一个立法工作者恪守的使命。”孙秀荣说。

「“有困难,就找马工!”」

——记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市政环境处二级主任科员马改芝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关系到游客对首都北京的第一印象。然而,随着各大火车站客流负荷不断增加,站前环境日趋复杂,违法建设、“七小”产业等多重问题交织。每当遇到需要协调解决的市政难题,大家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困难,就找马工!”

这位被一致评价为能啃“硬”骨头、善于解难题的“马工”,其实是位年轻的“小姐姐”,她就是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市政环境处二级主任科员马改芝。

北京南站附近曾经有一处约100平方米的滞留拆迁房,牢牢“钉”在北京南站路和四通路交叉口16年有余,祖孙三代、15口人挤在“透风漏雨”的房屋里。马改芝多次前往察看安全隐患点,唠家常、听诉求、解心结,第一时间协调市发改委、市住建委等部门出主意、想办法,最终高效解决了困扰多部门的遗留问题,道路通了、环境美了,周边百姓和过往旅客的“掌声”也响起来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她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这可能和我从高中以来坚持跑马拉松有关系吧!”说起自己攻坚克难的经历,马改芝说道,“解决问题不仅要有韧劲,还要有清晰的思路,得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别看马改芝年纪不大,却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还有着多年国内外工程一线的实战经验,经常能够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北京站和北京南站等重点站区的复杂难题,她牵头组织编制《北京站及周边地区一体化提升方案》《北京市重点站区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规划》,形成了系统的提升站区形象和站城协调发展“一站一册”“一站一图”“一站一表”路线图,成为推动站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

“还得会用巧劲儿,要会‘穿针引线’。”重点站区不仅人流客流量大,而且集聚了中央机关、驻区部队、企业等各类单位,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高效的沟通协调。马改芝把沟通协调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思路,时刻关注各方动态、困难和需求,主动帮助疏通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组织或参与专题会百余次。在北京站地区“疏整促”专项工作中,她主动协调市、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给予政策和力量支持,协助拆除北京站站前广场滞留了十多年的施工用房等临时设施,腾退困扰行人旅客多年的“脏乱差”违规车辆场,同时增加接驳服务设施。“拆墙透景”使“中华第一站”的风采得到充分彰显,马改芝和同事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