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2022-12-29 12:06:11 - 上观新闻

读者们了解到医护

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后不禁动容

评论区

网友们喊话医护

“什么逃兵,

我作为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同时

#上海医护朋友圈让人泪目#的话题

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在评论区

最多的是对医护人员的心疼和致敬

“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躯,病毒不会绕行,向他们致敬!”

“太心疼医护人员了,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他们”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还有去过医院的网友

分享一线人员的真实情况

“门诊医生比患者还要严重,真的辛苦”

“带病打仗,太不容易了”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也有医护边留言倾诉自己加班工作

边鼓励同行们一起加油熬过去

“各科室互帮互助”

“看泪崩了,自己感同身受”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此外

还有不少医护的家属直呼太心疼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更多的网友则是呼吁

给医护人员减压

提供更好的后勤和待遇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那么

上海急诊现在什么情况?

很多三甲医院都在举全院之力

支撑急诊和发热门诊

医务处负责人:

最近的工作很纯粹,“拨拉人头”

几乎每家医院的医务处负责人,嗓子都失声了,每天几十上百个电话,他们最近的工作很纯粹,“拨拉人头”。一批批其他科室的支援力量来到急诊,一批批又感染倒下。

医务处长们都在感慨,现在只能等生病的医护康复返岗,另外寄希望还没阳的能“错峰”,不至于无人可派。

儿科急诊主任:

对不起我们的医生

儿童急诊和发热门诊同样如此,新华医院儿科医生和护士们排着队备班,上去一批就病倒一批,有时,只值一个班,医护们就发高烧了。一开始从其他病区抽调,没两天就调无可调了,发着烧上班不得不为之。

26日中午,儿急危重症科医生夏昊在儿科急诊上班时突然晕倒,送至成人急诊检查,CT显示,典型病毒肺。原来,从18日感染后,夏昊仅在家休息了4天,就返回医院顶在第一线。儿急危重症科主任朱晓东自责地说:“对不起他啊,真的,他是非常棒的医生,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重症科护士长:

排班是最头疼的一项工作

郑洋是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最近这段日子,排班成了她最头疼的一项工作。排班表上标满了"加班"和"欠休"的记号。 

“医护高热了,但是她说:她坚持,我就觉得挺感动的,还有我们高年资老师天天上班,病房里的病人真的挺多的,天天都在调整大家的工作岗位。”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尽管

专家们一遍遍地告诫感染者

“阳康”初期体能虚弱需要多休息

可医生们却比寻常人更快回到岗位

如今

急诊病人数还在高位

正在咬牙坚持的医护们

开始考虑应对重症高峰

“和之前相比,急诊病人总数翻了三倍左右了,26日接诊总数停留在1999人。”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也是急诊老兵了,他自然清楚,感染高峰或许只是前奏,随后而至的重症高峰才是这个冬天真正的考验。

临床上涌现的肺炎病例印证了王美堂的判断。连日来的新闻里,甚至再现“白肺”——医学影像上,健康的肺部是黑色的,当肺部被炎症大量浸润,影像上显示出大片的白色时,则被称为“白肺”,这意味着患者往往呼吸衰竭,救治难度大,部分患者甚至会留下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指出,高龄老人,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近期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等一旦感染新冠,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会表现出“沉默性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疫苗被普遍认为能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而在我国,许多人距离接种最后一针疫苗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保护力的衰减。更何况,作为高危人群的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并不乐观。急诊室里的医生还观察到,一些重症的出现,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轻症发展而来的。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这些天,在救治急诊病人的同时,王美堂也配合医院开始为重症高峰的出现未雨绸缪。“感染奥密克戎后不会一下就是重症,一般重症出现在感染的5-7天后。换句话说,重症的高峰会比感染的高峰晚出现一到两周。”

根据上海市的部署,长海医院的重症病区也在不断扩容,心脏外科ICU已于27日开始收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感染科的重症监护病房也在本周开始加紧改造,麻醉科的24张重症床位也做好了接收准备……粗算下来,长海医院重症床位的储备已超过100张。

“而就药品来说,确实还是比较紧张的。”王美堂告诉记者,“目前也是限量开药。但好在还没有断过,可能一上午某品牌的药物开光了,但能用另一品牌的药物及时顶上。”

紧张的还有仪器和设备,“氧气瓶告急,这几天其他科室支援了部分,医院也在想方设法紧急调配。”

对于接下来的考验

医护们“有焦虑,但还是有信心”

信心来自强大的后盾

上海各大医院纷纷出台举措

为医护人员提供坚实保障

全院之力支援最艰难一线

在瑞金医院,源源不断的支援从院内涌向了最艰难的一线:医务处第一时间招募统筹数十名志愿者医生前往急诊、抢救室、病房及发热门急诊等岗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行政值班等轮流支援急诊大厅,帮助协调就诊秩序;医学教育处积极发动规培医生、进修医生前往支援;院长宁光、副院长陈尔真亲临急诊一线指挥抢救、分流患者……“虽然忙成了连轴转的‘陀螺’,但战友们互相打气,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为医护开辟绿色就诊通道

仁济医院表示,大多数医护人员早晨七点抵达医院,就开始连轴转,如有身体不适,等到结束手头工作,往往已过了窗口可挂号就诊时间。为此,院方为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

凭职工身份,不用挂号可直接在专门诊室看诊。医生诊断并开具处方后,可拿着这张"借药单",从药房取药。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邓秋琼:我们给他们开通了这个绿色通道,希望他们快点能恢复,然后快点回到岗位上来,帮助更多的病人好起来。等到后续,比如他有空了,门诊还开放的时候,还是要走一个正常的挂号流程,到时候再进行一个挂号还药。

为感染医护提供隔离酒店

为了给医护人员提供坚实保障,免除家中老幼的后顾之忧,瑞金医院联系了隔离酒店,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感染人员可在此休整。而不到两周的时间里,酒店已入住143名医护,其中82人已经转阴返岗。

心脏内科护士顾秀华担任着临时“瑞金医护之家”的“管家”,和同事一起负责照料入住医护们的日常起居。“急救所需用药、感冒退热药、血压计、血氧饱和仪等等药品和设备我们都备齐了,如果有需要,就会及时送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顾秀华叹了口气,“许多同事直接从医院来酒店,没有回过家,有些加了班才来。一般最多住上5天,有些人两三天症状好转些,就又急急忙忙回到医院。”已经休整4天的胡琰霞是胸外科护士长,“明天我就打算尽快重返岗位继续战斗。科室32名护士,目前只有不到一半人在岗。”说起战友姐妹们,她的眼眶湿润了,“前天晚上,一名护士的核酸异常了,可她的第一反应是跟我说对不起,因为又要辛苦别的同事顶班。”

吃饱吃好补充弹药,激励措施鼓舞士气

瑞金医院膳食科科长吕君的心愿很朴素,“让大家吃饱、吃好,给大家‘补充弹药’,有力气、有底气去拼。一线医护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太大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送去营养膳食保障。”

开设快速套餐通道、实行分餐避免人员聚集;针对急诊工作人员需求,开展线上订餐、送餐服务;免费送冬至饺子、腊八粥等美食,为住院员工提供温馨服务…

另外,对于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医院还制定了激励措施。

“什么逃兵,上海市民不允许你们这么称呼自己”!急诊主任:对不起我们的医生...还原真实最前线→

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比如说急诊、发热门诊,还有ICU等等我们重点的关注,也拨出专款对于全体员工进行相关慰问。

3年来

这座“战疫堡垒”里毫不退缩的逆行者们

如今继续用热情和奉献

在严寒中守护生命

他们的期待从来只有一个

“疫情过后,将是春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