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智慧城市】 对话:AI人才哪里来?

2024-03-29 18:46:45 - 濮阳发布

转自:濮阳发布

【我们的智慧城市】

对话:AI人才哪里来?

智慧讲堂

编者按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计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本期智慧讲堂为大家推出郑南宁教授与《中国科学报》记者就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对话,供大家学习交流。

教授简介:1952年出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自幼受父母熏陶,耳濡目染,自己组装矿石收音机,梦想着长大成为一名工程师。郑南宁的成长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犹如同步前行、无限趋近相交的两条线。直到1987年,他的“机器视觉中图像分割专家系统的研究”项目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在独立自主的科研道路上,他同人工智能有了交汇,由此开启了他长路漫漫、上下求索的学术征程。

●《中国科学报》: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

郑南宁:经多年持续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部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信息产业基础还存在一些短板,研发投入与市场构成的创新生态要素也不完备;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在这些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学科缺乏深度融合、缺乏科教结合育人的机制。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瓶颈。

“计算与人工智能”已无所不在。为应对计算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崛起带来的全球机遇和挑战,中国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进行重要的结构性变革,将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带到高校的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并融合其他学科的见解和观点共同塑造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应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建设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或中心,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都能找到各自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在所有学科或专业引入“计算与人工智能方法”相关课程等。

 ●《中国科学报》:您心目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合格人才是什么样的?

郑南宁:早在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专职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简称人机所),开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从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来看,当时的学术判断和坚持是具有前瞻性的。在我们研究所成立至今的33年历程中,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曾经历过寒冬,但我们始终坚持人工智能特别是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没有放弃当初建所时的学术目标和追求,在33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批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成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探索培养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并于2018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8年11月在人机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3月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从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的基本宗旨是,注重“脑”(Mind)与“手”(Hand)相结合,即“知识的学习”与“动手的实践”相融相长,为学生今后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科学家”、成为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人工智能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具有高度挑战性。我们认为,在探索“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的同时,应首先立足于根本,把人工智能专业本身建好。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定位应强调“厚基础”“重交叉”与“宽口径”:学生应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熟悉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及脑认知等交叉学科知识,具备科学家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拥有较为开阔的产业应用视角与国际前瞻视野。我们相信,按照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学生,未来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

编辑:吴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