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2024-03-29 21:30:21 - 南风窗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 陈碧

“(难道)纸钱要用自己家的打印机打印吗?”

清明临近,江苏省南通市发布了一则通告,禁止在全市范围内制造和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虽然这一政策出台是为了推动殡葬改革和环境保护,但有不少民众提出了意见。

南通相关部门回应民众称:“我们是从市场行为强调禁止制造和销售,没有说禁止使用这个环节。”这就令人迷惑了:“市场不卖,怎么使用?”这条禁令显然是从供给端入手,间接禁止了清明期间燃烧、供奉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祭奠活动。

南通市的这一禁令(下称“南通禁令”)出台,效应绝不仅限于清明节扫墓少了仪式感。它本身在法律依据上存在争议,公布之前也并未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尊重民众习俗。同时它的任意性也影响了一个小微行业。我们的反思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冥币纸钱污染空气了吗?

南通禁令的依据之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人认为燃烧冥币纸钱时会产生烟雾和颗粒物,包括PM2.5等细微颗粒。但目前还没有就烧纸钱对空气污染程度有可靠的实证研究。这意味着,尽管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空气污染物,但其对整体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

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没有禁止公民燃烧冥币纸钱、纸扎实物,更不用说禁止制造、销售了。它只是倡导居民节能减排、自觉环保。因此,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发布的南通禁令其实是将一种倡导行为上升为禁止义务,超越了上位法的原则。

其实,这和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逻辑一致。

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指出“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法工委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同时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和区域。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因此,有的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应当予以修改。比如,完全可以规定民众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引导人们科学适度燃放烟花爆竹。

同样的道理,地方禁止冥币纸钱和纸扎实物,无非也是出于环保压力和安全隐患,但“一刀切”的懒政简单粗暴,即使援引大气污染防治法也难以自圆其说。

对于烟花爆竹,政府可以划定可燃放的时段和区域;对于冥币纸钱,政府也可以引导安全措施。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一禁了之?南通政府需要思考这背后的工作逻辑和行政惯性。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打击封建迷信?"

南通禁令还指向了破除封建迷信,该禁令认为冥币纸钱、纸扎实物属于“封建迷信殡葬用品”,所以不应制造、销售。那这些物品到底属不属于封建迷信范畴呢?

国务院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确实提到了“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但冥币纸钱、纸扎实物并未明确被定义为封建迷信用品。

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是封建迷信,容易把封建迷信四个字作为那些接受不了、理解不了的事物的代名词,比如说去找人算个卦、去庙里烧个香,就被当作“搞迷信活动”了。

其实,八卦不一定算迷信,作为模型它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现象;烧香也可能有利于心灵寄托甚至产生安慰剂效应。但用它解释一切、决定一切可能就太“迷信”了。

所以,破除迷信一般指比较执着的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鬼神等,这些愚昧思想严重到影响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具体到刑事案件,主要体现为利用“天降灾祸、鬼怪缠身、作法解难”等迷信实施犯罪。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南通的纸扎房屋

不可否认,在有的民间祭奠活动中会看到一些攀比现象,例如天价祭奠物,甚至某些地区还有配阴婚等陋习的存在。古人认为如果男子没有成家就去世,就需要一个与其年纪相近的异性逝者合葬,在此愚昧思想的驱使下催生出了偷盗尸体、甚至杀人卖尸的黑色产业链。这样的迷信思想当然属于法律打击的对象。

但清明时节出现的纸钱冥币等物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民俗而非迷信,恐怕没有人会认为阴间的亲人真的能收到天价货币。

但这种慎终追远的仪式,是对祖先的怀念,也是家族亲情的纽带。

冥币纸钱等殡葬用品,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祖先崇拜,祭奠仪式在各种文学作品、古诗歌赋中反复出现。

因此,南通禁令将其扩张解释为“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并对制造者和销售者予以没收和罚款的处罚,这种过于严厉的批判可能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不适。

《民俗与迷信》一书指出,用强迫的方法、高压的手段打倒迷信是无论如何不会收到效果的。欲彻底打倒迷信,必先从文化的环境着手,环境改变,知识普及,人们的基本需要也有了代替的满足,迷信自然会销声匿迹。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因此,“封建迷信”概念需要一定的限缩,破除迷信也需要充分的调研,才能避免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这是法治经济吗?

按照南通禁令,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禁止制造和销售此类用品,这就等于将该市大部分从事殡葬品制造和销售的商铺和个人都定义为“违法经营”。

对于违法经营,禁令没有手软: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会被没收,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严厉的规定,使得本市从事殡葬用品生产和销售的商家将会受到政策的直接影响。有多少店铺不能开门?有多少人会因此减少收入?政策出台之前是否进行过行业调研,是否经过听证程序,是否考虑过对相关从业者的生计和转型提供支持呢?

2023年年底,罗翔教授和经济学家钱颖一有一场法学和经济学的跨界对话,讲到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市场经济是一个民众参与的、分散决策的过程,民众的预期是决策的前提,而只有在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民众才能有合理的预期。如果存在朝令夕改,使民众无法形成合理预期,就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南通禁令貌似在依法行政,但恰恰违反了法治经济。

其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要求,各地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因为只有在稳定的预期下,企业才敢于扩大投资,居民的消费潜能也才能更好释放。

但实践中,存在着部分涉企政策前期调研不够、听取意见不充分、政策之间相互不协调、没有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等情况。南通市的一纸禁令,既体现了前文所述的合理预期的不稳定,也反映出政府出台政策的仓促,事前缺乏必要的调研、调整周期。

南通禁令,往大了说,事关市场经济和政策环境的信心;往小了说,虽然生产、销售殡葬产品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行业,没有多大的体量,但也养活了不少就业人口。没有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政策必然会被误解和抵触。

对此,南通回应说:“老百姓有些议论,可能是没有吃透(文件)或者是我们没有解释明白,但和老百姓慎终追远是两回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清明到了,不让卖冥币,还讲法治吗

这其实说明,南通对于老百姓到底误解什么没有想明白,对于南通的营商环境也没有想明白。地方政府该把注意力放到什么上面,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才是他们应该去“吃透”的地方。

总之,南通禁令从合法性上讲,违反上位法,扩大了处罚的范围和对象;从合理性上讲,背离了民众普遍且无害的祭奠习俗,这才引发了公众的质疑。

清明将至,南通改正错误还来得及,死去的人未必需要冥币纸钱,他们希望的是,如果你们日子更好了——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