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艳明:“脑心同治”理论契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

2023-05-29 15:33:25 - 市场资讯

转自:步長制药

霍艳明:“脑心同治”理论契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

 “‘脑心同治’理论不能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因为中医所讲的‘脑’和‘心’是功能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从解剖结构上的定义是存在着区别的,这一观念非常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霍艳明

霍艳明:“脑心同治”理论契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霍艳明教授认为,由赵步长教授、伍海勤教授及赵涛博士在三十年前提出的“脑心同治”理论,不能简单从字面义去解读,中医讲的“脑”和“心”,与现代医学从解剖结构上的定义存在一定区别。

霍艳明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传统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属于同一整体,中医大夫在日常诊断时,往往会考虑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会同时结合自然条件、自然气候和季节等多个因素。此外,中医整体观所强调的第二层含义,即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生理上看,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病理上看,各器官之间又会相互影响且密不可分。因此,中医大夫在诊治时,不仅要考虑疾病所带来的临床症状,还会考虑病变器官与其他脏腑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

霍艳明教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基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种疾病因其中医证型不同而拥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不同的疾病又因证型相同而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手段,因此,无论是“脑心同治”理论,还是近年现代医学领域提出的“泛血管疾病”概念,都是一种整体观的体现,符合辨证论治的特点。

霍艳明教授曾参加过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刘红旭教授牵头的“应用超声新技术评价PCI围手术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课题的相关循证研究。对于此项课题的临床意义,她说,过去对于由冠心病所引起的心肌梗塞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血管方面,往往通过介入治疗即可有效解决血管狭窄的问题,但对于微血管病变而言,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均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个研究可以回答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即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红注射液后,是否对于微循环可以起到一定改善的作用,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据了解,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赵步长教授潜心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则指导下,及现代医学心脑相关的生理病理共性机制的基础上(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结合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身体特点,从宏观准确性出发,至微观精准性入手,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精髓,于1993年,赵步长教授、伍海勤教授和赵涛博士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时至今日,“脑心同治”理论历经三十年创新发展,已在国内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及药学界获得广泛认可与共识,相关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对该理论从不同种角度开展了研究,并为之赋予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杨海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