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激活土地上的新质生产力

2024-05-29 06:38:46 - 兰州日报

一粒种子激活土地上的新质生产力

五月的秦王川大地,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片绿浪翻滚。这连片的绿浪,曾是春天里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如今,他们破土向上,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近日,记者走进新区田间地头,探寻一粒粒种子背后的故事。

站在铧尖村5000亩制种基地,看着绿油油秧苗随风摆动,甘肃浩丰种子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郭昕红感慨万千:首次尝试在兰州新区开展制种工作,前期虽然也遇上了一些困难,但在各方努力下,各项工作仍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田间的作物长势喜人,静待秋收时节,收获一片希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全力推进“一高三新”现代农业发展,着力补齐种业发展短板,积极引进优质制种育苗企业,探索引进适合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已有26年制种经验的甘肃浩丰种子有限公司,接住了兰州新区抛出的“橄榄枝”。该公司在秦川园区铧尖村的高标准农田上,建起了5000亩的制种基地,选择适宜兰州新区生长的油菜、甜玉米、西葫芦、洋葱等品种。和浩丰种子有限公司一起落地兰州新区开展制种作业的,还有悯农农业公司等5家企业。

这是兰州新区种业发展从“0”走向“1”的一次深刻实践。

新区农林水务局农业科负责人李江山向记者介绍,目前,兰州新区作物制种种植面积已过万亩,除了小部分的育种实验田,多是高标准的繁种基地。“‘繁’作为‘育繁推’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是对新研发品种的再加工,属于生产环节,但这并非一个粗活。”李江山说,国家惠农政策、种业振兴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加速集中流转,都为新区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加之新技术的应用,保障了所繁种子的高质量、高纯度。

如果说制种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那么育苗技术,在新区已经从“1”走向了“n”。

走进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玻璃联动温室,一排排小菜苗正在适宜的温度中茁壮成长。古人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如今,在穴盘育苗技术的赋能下,从春种到秋收的漫长时间被缩短。

“从播种、出苗、成熟、采收,只要50天的时间,而且这里的温度、湿度都是固定的,只要有市场需求,随时都可以播种。”秦川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张辉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有两个育苗大棚,主要开展各类蔬菜的育苗工作。穴盘育苗机自动播种,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灌溉……在这里,科技赋能、数字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型,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

百合种球自主研发的成功,则是兰州新区推动现代农业向“新”而行的又一个生动例证。

“这可是我们自主研发出的‘宝贝’!”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技术负责人陈兰军口中的“宝贝”,指的就是百合种球。

种球退化一直是国内百合花栽培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秦川农业设施农业生产班组以百合花为研究对象,携手相关科研院校、机构,向自主培育出能成功复壮且高品质的百合种球发起挑战。历时3年,经过不断培育、反复实践,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掌握了稳定的籽球复壮与冻结保藏技术,最终成功复壮出商品种球。

“我们自主培育的种球个头饱满、复壮率高,在大幅度提高种球抗病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种球进口成本,种植一亩国产百合花所节省的费用达上万元。”陈兰军说,不仅如此,成熟后的百合花色泽更加鲜艳、花期更长、单支花苞数量更多。

百合种球自主研发的成功,为百合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百合般,集聚起了“八瓣合力”的发展动能。

“我在制种这一行干了20多年了,建起这么大一片制种基地,放在20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几百个人没日没夜干,都不一定能干完,如今,5000亩的地有两三个技术员就足够了,而且收获的种子无论从质量和数量都和以前没法比,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拿着簸箕选种子的年代了!”在与甘肃浩丰种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何亮等新农人的对话中,他们未提一句“新质生产力”,其实,话语间蕴藏的都是新质生产力。

在科技创新、种业培育、人才培养上聚智聚力……在兰州新区,农业正从“体力活”转变为“智力活”,呈现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蓬勃图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