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2024-05-29 08:08:52 - 东北网

转自:黑龙江日报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林海风光。伊春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丰富的旅游业态和项目搅热夏季旅游。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坐落在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全省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成为集体婚礼的热门地。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友好蓝莓园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兴安杜鹃盛放美景。伊春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游人品尝小兴安岭的森林食品。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林都号”旅游列车提供舒适的旅游服务。伊春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绿水青山织锦绣 生态伊春好“钱”景

黑龙江日报5月29日讯五月的小兴安岭,苍松流翠,杜鹃映霞。5月23日,以“美丽伊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第三届“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伊春市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举行。

聚焦答好“林区三问”新答卷,伊春市在2021年12月将每年的5月23日设立为“伊春生态日”,成为全省第一个设立生态日的市地。通过每年举办“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拓展招商引资合作渠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向“新”而行

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更快

五月的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幅精美的画,蓝天白云,山林叠翠,溪流潺潺,这里“天然空调”24小时开启,“天然氧吧”全年不限量供应。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全市共接待游客40.3万人次,旅游收入3亿余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5%和69.5%。人们看林海松涛、听鹿鸣鸟语、闻草木花香,徜徉在青山绿水间,尽享返璞归真的假日时光。

伊春,不仅拥有400万公顷的浩瀚林海,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雪满人间,霜落长河,冰雪与森林的“协奏”将小兴安岭的冬天渲染得意境丰富,恍如童话世界。

从绿水青山的“生态美”到冰天雪地的“童话梦”,依托森林冰雪资源优势,伊春市做足冰雪文章,做大冰雪经济,推动“森林+冰雪”、“冬季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上个冬季,伊春市紧跟“尔滨出圈”的旅游热潮,精心谋划具有伊春特色的冬季旅游产品,成功创下冰雪旅游的历史最好成绩,呈现出热气腾腾、热火朝天的喜人局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到3月1日,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339%和425%,均创历史新高。

深耕森林生态康养旅游主业,伊春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着力提升“人和心,总有一个在伊春”的更新、更优旅游体验,持续叫响“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先后获评“中国全域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康养旅游城市”“2023中国冰雪旅游城市12佳”,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伊春市聚力构建“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化优势为胜势,变潜力为实力。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2023年,全市各类招商主体开展精准招商对接活动582次,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47个,签约额116.8亿元,其中“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项目33个,占比超七成,今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传捷报,新签约产业项目11个、总签约额25.9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4个。

 向“绿”而行

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

巍巍兴安岭,莽莽大森林。全世界的红松60%在中国,中国的红松半数以上在小兴安岭,伊春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群落,被誉为“红松故乡”。近年来,“红松故乡”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寻找平衡点,让红松真正成为林区职工群众的“致富树”。

在伊春森工美溪林业局公司轻基质生产车间,职工们利用草炭土、珍珠岩、控释肥按一定比例配方做基质。“轻基质容器苗透水和透气性好,培育出的苗木根系更发达,病虫害少,有极强的适应宜林环境能力,可缩短育苗培育期,且不受造林作业季节的限制,可随时造林,造林成活率大幅提高。”美溪林业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卓雷介绍。

如今,像这样的红松种苗繁育基地全市共有12个。近十年间,伊春市新增红松果材兼用林7.78万公顷,新增红松纯林0.61万公顷。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截至目前,伊春市资源转化核心项目库入库项目77个、总投资980.4亿元。全市森林资源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贷款到位资金17亿元。大力发展“碳汇经济”“氧吧经济”,溪水林场被确定为国家森林碳汇试点单位。

林区大事,防火第一。截至目前,伊春市已经实现连续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为守护好小兴安岭大森林,伊春市建立起党政企一体化森防体系,构筑了集资源保护、经营管理、应急减灾于一体的智慧林业指挥系统。

森林蓄积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3.8%。小兴安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根据评估,伊春森林与湿地资产总价值达1.6万亿元。

持续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推动森工企业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经营主责主业,实现生态共治、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民生共保。建立“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三到位、全覆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做法在全国推广。

伊春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2万平方公里,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构建起“1+61”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2023年完成森林湿地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19.68万亩,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67万公顷,覆盖率居全省前列,红松、云杉、黄菠萝等针阔叶树种遍布峰峦山谷,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等珍稀禽鸟鸣唱山水之间,梅花鹿、紫貂等珍稀野生动物栖居密林深处,消失几十年的野生东北虎重现山林……

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综合指数多年排名全省前列。

用青山作“笔”,以绿水为“墨”,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业兴人和的美丽画卷。2023年,伊春市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伊春实践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向“富”而行

林区职工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打开思路,注重多元化发展。伊春市友好蓝莓产业园积极引导园内企业由蓝莓鲜果销售逐步向集果蔬采摘、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农庄”式经营方向发展,通过打造“伊春蓝莓”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职工,闯出一片市场。

在铁力花香骊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玫瑰花种植大棚内,玫瑰绽放,花香四溢。“今年共种植玫瑰花大棚200栋,约60万余株,鲜花产量在200万支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铁力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陆傲介绍。增加玫瑰花的产品附加值,推出纯天然的玫瑰花茶,为产品深加工奠定了基础,同时,该产业在种植、采摘、包装、销售等多个方面为附近村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甘甜可口的白桦汁被誉为“生命之液”,伊春市白桦林资源丰富,总面积达24.87万公顷。依托丰富的白桦树资源,伊春市桦树汁产业的发展既实现了青山常绿,又提高了林区效益。

在刚刚过去的桦树汁采集季,伊春嘉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加紧采集,为桦树汁产品生产储备充足原料。作为伊春市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伊春嘉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桦树汁产品已覆盖食品、护肤洗护、医药保健等相关领域。2023年,企业实现产值4617.71万元,同比增长14.96%。2024年1至2月份,实现产值590.45万元,同比增长103.98%。

近年来,吃上“旅游饭”、发展起生态产业的林场职工日子越过越好。曾是林场采伐工人的张茂林在停伐后,探索出种植香瓜的成功经验,并带动42户109名林场职工加入香瓜种植的“甜蜜事业”,共同致富;党员方桂茹头脑灵活,把种木耳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将自家的8间房屋进行改造,办起了民宿。在旅游旺季,一房难求,收入不断增加。

更多林区人通过向林中转、向林外转、向域外转等方式找到了新出路,在各项社会保障的加持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被赞誉为“移动的五星级酒店”的“林都号”开始运营,“森林大厨房”加快布局设点,“伊春蓝莓”入选国家首批地标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桦树汁饮品、刺五加浸膏备受市场青睐,“九珍十八品”森林食品俏销全国……如今,越来越多的森林食品在市场立足,如同插上了翅膀,从林间飞向全国,走上百姓餐桌。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今日的伊春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破”“立”并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亮丽底色。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小兴安岭的绿色传奇,是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的生动诠释,并将继续在绿水青山间续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