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未成年人犯罪中强奸罪、盗窃罪、猥亵犯罪排名前三位

2024-05-29 15:14:00 -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白皮书(2019-2024)》。白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北京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案件581件。

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经梳理调研,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重刑率不高。未成年被告人人数从2019年的229人降至2023年的96人,降幅约58%。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排名前三位的罪名分别为强奸罪、盗窃罪、猥亵犯罪(含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分别占未成年人犯罪的26%、16%和9%。从刑期来看,33%的未成年罪犯被判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非监禁刑适用率约为22%。

统计显示,16周岁至18周岁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期,约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92%。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时期,性格冲动不计后果,使用暴力手段实施犯罪的近40%。

当前,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新事物的意识更强、途径更多,网络上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极大。一些未成年人判断力、自控力差,容易因沉溺网络而诱发侵害人身或财产权益犯罪,同时也容易因受诱骗、蛊惑成为不法分子的网上“猎物”。近年来,北京法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以网络为媒介的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

在刑事处罚上,北京法院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充分发挥刑事审判的惩戒、警示、教育作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注意区分情况。对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不大,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对少数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性强、屡教不改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予以惩处。

编辑张牵

校对王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