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

2024-05-29 16:31:22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赵宗符

12·13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解:鲁国打算叫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高兴得睡不着。”公孙丑说:“乐正子强有力吗?”孟子回答:“不是。”公孙丑说:“乐正子智虑深远吗?”孟子回答:“不是。”公孙丑说:“乐正子见多识广吗?”孟子回答:“不是。”公孙丑说:“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孟子说:“其为人喜欢善。”公孙丑说:“喜欢善就足够了吗?”孟子说:“喜欢善用来治理天下都绰绰有余,何况是仅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善,那四处的人都会从千里之外赶来把有关善的事情和行为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善,那人就会说:‘呵呵,我早就都知道了。’带着嘲讽的呵呵之类的声音脸色,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士人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当面讲奉承话的人就会来了。同进谗言当面讲奉承话的人住在一起,国家要得到有效治理,可能吗?”

孟子认为,为政者不在于用自己的一己之长,而在于通过自己的人格修养,把天下行善之士都吸引到自己身边。作为主政者尤其要避免处处比别人显得有能力,仿佛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这也是儒家的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思想体现。乐正子的为人符合了孟子的条件,因此十分为之高兴。此节中所讲的观点对于在单位中做好一把手很有启发。一把手要注意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周围,让他们把能力都发挥出来,而不是处处显示自己的高明,这样的团队才会有活力,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好的一把手,即使在某些方面真有能力水平,也要学会谦抑自己,让更多的下属能够有机会得到锻炼、得到表现、脱颖而出,进而超过自己,这样才是长久发展之道。这也是孟子讲的“为人好善”的含义之一。

13·14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解:陈子问:“古代的君子怎样才出来做官?”孟子说:“就职的情况有三种,去职的情况有三种。以应有的礼节恭敬地迎接他,对他的言论,又打算加以实行,便就职;应有的礼节没有衰减,言论却没有得到实行,便去职。其次,虽然没有实行其言论,但却以应有的礼节恭敬地迎接他,便就职;应有的礼节衰减了,便去职。再下一等,早上没吃的,晚上也没吃的,自己饿得不能走出屋子。国君听说后,说:‘我上者不能实行他的学说,又不能听从他的言论,却使他在我的国土上忍饥挨饿,我以此为耻。’于是周济他,也是可以接受的,仅仅为了免于饿死而已。”

孟子认为,一名知识分子出来做官、辞官的条件,要视自己的追求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出来做官,这种情况下,只要主张未得到施行,不论受多高的礼遇,都应辞官而去;如果是为了得到应有的礼遇出来做官,只要应有的礼遇衰减了,就应辞官而去;生活不下去了,国王予以周济,这种情况下,也是可以出来做官的,但此时就没有前两种那么高的要求了,仅是为了免于饿死而已。孟子肯定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己主张和尊严的需求,但也并没有排斥其维护自己生命的需求。这说明孟子对待这一问题,还是实事求是的,尊重了较为多元的选择,没有那种一刀切式的狂热和决绝。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