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2024-05-29 16:04:00 - 东方网

转自:新民晚报

夜作昼息,煤火不息。而在机器的震动声中,农家院落悄悄变成了生产车间,洗涤业务如火如荼。近日,有市民向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青浦区华新镇有地下洗涤厂藏身农村自建房,影响周边环境。

群众举报:洗涤作坊扰民

5月14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青浦区转交一封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青浦区华新镇北新村新联147号存在一家地下加工厂,之前从事洗涤加工,白天不生产,夜间生产,无风天气下,烧煤异味明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收到信访举报件当天,华新镇即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镇安管中心(环保办)、镇水务所、排水公司(河长办)等多部门现场核查,这家加工厂(洗涤作坊)为上海顺皇清洗服务有限公司。老板租下147号农宅院落,用彩钢板搭棚,自建“车间”,主要从事酒店宾馆的毛巾、浴巾、床单清洗业务。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实际上,该洗涤作坊已不是第一次进入监管人员的“视线”。今年1月,北新村在常态化环保巡查过程中,就已经发现新联147号及周边存在多家洗涤作坊,生产经营环境较差,存在各类隐患。村委会希望几家洗涤小作坊“限期搬离”。虽经过几次约谈,但并未有效制止。年后,村委会将情况上报镇环保办。2月27日,镇环保办联合安全、城管执法等多部门约谈承租人和房东,督促承租人限期搬离,并做好善后工作。该点位的洗涤小作坊实际于3月10日后就停止生产,已陆续搬离部分物品,但仍有部分设备遗留。期间,村里并未发觉其有生产经营行为。

华新镇收到环保督办件后,村委会第一时间协调房东和承租人,督促他们完成了对遗留设备的搬离,并要求立即拆除加工区域内的违法建筑,整治好周边的环境卫生。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记者走访:地下车间搬空

5月27日,记者跟随华新镇执法人员走访了位于杨家桥路的该处现场,地下洗涤小作坊已经搬离。

北新村新联147号是一栋3层高的农民自建房,高大气派。整栋房屋除了围墙,还有围栏隔离。在实体围墙和房子之间,是一处宽敞的院落,如今已被清理一空,几无杂物。而在几个月前,这里夜间却是隆隆的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通宵达旦忙得不可开交。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里还是车间的时候,露天的院子里,竖着钢柱钢梁,顶部铺着彩钢板,“生产车间”就这样平地而起。几台大型的工业用洗涤设备,每台都大约有两台双开门冰箱那么大。为了提高洗涤效率和清洁度,经营者甚至还架起锅炉,每天直接用煤炭烧开水,再通过管道设备,将开水引入洗涤设备中,以便更好地洗涤织物用品。

地下洗涤作坊由于其生产特性,也为掩人耳目,一般“昼伏夜出”。接单多的时候,甚至要忙到凌晨。而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烟味,即使是在无风的天气里,也十分浓烈呛人。机器震动的声音虽不至于“惊天动地”,但肯定影响周边邻居夜晚的休息。高峰时随着送货车辆的驶进驶出,堆物和散晾现象也比较明显,在这片村民集中居住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除了煤烟扰民、噪声扰民,这家洗涤作坊还有其它的扰民问题吗?洗涤每天所产生的大量污水排放到哪里去了呢?记者刨根问底,执法人员介绍,该作坊每天承接大量的酒店毛巾、浴巾、床单洗涤订单,洗干净后再送回,其车辆进出不限时间,对周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此前经过多次现场检查,洗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已纳管排入污水管道。

经过调查,执法人员表示,洗涤作坊的相关经营行为已违反消防、环保等相关规定,还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燃煤行为有违201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第40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不得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而《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规定,“本市禁止新建、扩建燃用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而洗涤作坊的“彩钢板车间”,还涉嫌违法搭建,执法部门已责令其改正拆除。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全镇整治:14家作坊搬离

洗涤小作坊为何藏身农家院落?记者了解到,这类洗涤企业一般规模小,多为家庭作坊式,流动性更强。为追求生产隐蔽性,一般会租用农村自建房。这里位于青浦区东部,离市区较近,但租金低廉,交通便利,利于承接酒店业务。其次,很多自建房有高墙小院,不易被人发现。新联147号正是背靠小河,处于这片农宅区域中较为偏僻的角落。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执法人员发现,因为类似原因,藏身北新村的洗涤作坊,并非只有这一例。与147号的毗邻的146号,也隐藏了同样的洗涤作坊。该户人家的屋旁场地上,也搭建了硕大的钢结构车间,上面还铺以油布。而且一地二用,竟有两个老板在经营。其夜作昼息的操作模式与147号类似。

洗涤作坊:架起燃煤锅炉,藏身农家小院

据执法部门在今年1月排查统计,整个华新镇范围内,共有14家类似的洗涤小作坊,绝大多数为无证经营,均藏身于农民自建房内。这些洗涤小作坊环境脏乱差,洗涤方法传统,多数用煤炭烧水,使用的洗涤材料也较为劣质。截至今年4月,14家作坊已经全部停止生产,并被责令搬离。

华新镇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引导,让村民认识到此类洗涤小作坊对村庄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实各村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巡查和治理并举,一旦发现立即清理;强化镇环保办的督察,注重回访,并联合人房办(人口和自建房管理办公室,自建房管理部门),对村与村、镇与镇、区与区交界的管理薄弱地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巡查,健全源头治理和末端整治措施,杜绝类似现象回潮。

新民晚报记者陈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