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可用公共空间 充电设施“应建尽建”丨物业面面观 小区大家“圆”

2024-05-29 20:40:00 - 东方网

转自:新民晚报

盘活可用公共空间 充电设施“应建尽建”丨物业面面观 小区大家“圆”

盘活可用公共空间 充电设施“应建尽建”丨物业面面观 小区大家“圆”

5月1日,开鲁路286弄小区新建的4个非机动车棚投入使用,困扰640户居民多年的“人车抢梯”问题终于解决了。得益于社区“三驾马车”与居民“双向奔赴”,非机动车棚从征询到建成启用仅用时一个半月,效率很高。

电动自行车因经济、便捷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成为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必备生产工具。但是,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因室内充电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开鲁路286弄小区有5幢1梯8户的16层小高层,建造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受小区原有规划限制,没有非机动车棚,大部分居民推着非机动车上下电梯,将车辆停在楼道里。

盘活可用公共空间 充电设施“应建尽建”丨物业面面观 小区大家“圆”

“今年2月底,南京某居民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令人震惊。小区居住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杨浦区殷行街道工农二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咏梅说。事故发生后,她立即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商共议,在小区海报栏、楼道口、电梯内张贴《安全提示》,宣传“电瓶车进入电梯”“电瓶车放在楼道中充电”的危害,提醒居民要提高安全意识。不少老人心急如焚地跑到居委会投诉,一层楼道停放了七八辆电瓶车,“飞线”充电的电源线如同蜘蛛网,一头连着充电器,一头伸向各家各户,安全隐患突出。居民都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楼道停车充电问题。

了解了居民的意愿后,章咏梅带领居民代表、志愿者、楼组长挨家挨户排摸车辆数量,收集居民们的需求和想法。他们从16楼往低楼层走,挨家挨户敲门了解情况。白天敲不开门,晚上再去敲门;工作日没人应答,周末再上门。一周内,他们排摸出小区非机动车有近500辆,同时收集到了不少居民的诉求。

摸清情况后,居委会指导小区业委会召开业主大会,征询小区内加装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车棚方案,最终获得业主们高票通过。小区业主王国良说,征询期间,居民们纷纷建议“车棚一定要防雨”“远离居民楼”等。

盘活可用公共空间 充电设施“应建尽建”丨物业面面观 小区大家“圆”

在充电设施的前期选址期间,“邻避效应”是常见的问题。居民都有充电的需求,但都希望集中充电的位置不要在家门口,担心安全隐患。章咏梅说,对于选址的标准,首先是安全第一,远离配电房、变压器等;其次,要方便居民,选择小区出入口、垃圾箱房附近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最后,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螺蛳壳里做道场”,盘活可用公共空间,尽量远离居民楼,不影响小区内的交通通行。基于这些原则,他们确定了新增4个非机动车棚的点位。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年5月1日起,小区内新增4个非机动车棚全部投入使用,新增了160个充电插口、近400个停放车位,基本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与此同时,5幢居民楼的电梯都增设了梯控装置,阻止电动自行车通过电梯“进楼入户”充电。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市约1.3万个住宅小区中,已有约1.25万个住宅小区建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已基本实现本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应建尽建”。对于尚不具备场地建设条件的住宅小区,各区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因地制宜建设露天分散充电桩、充(换)电柜、小区外公共充电设施等方式,争取早日实现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全覆盖。

新民晚报记者杨玉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