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阻止比亚迪的,只有水军和殖人的膝盖了

2024-05-29 23:27:24 - 市场资讯

作者:汤姆和灰灰;来源:戴老板

这是中国制造扎根国情和消费者需求的成功,你可以主观上不喜欢比亚迪,却很难客观上否定他的技术和产品力。

比亚迪西安发布会,第五代混动引爆了市场。

能阻止比亚迪的,只有水军和殖人的膝盖了

2.9L/100km,暂且不细抠行车工况,馈电油耗到底什么程度。

有两个事实是确定的:

1、技术升级了,比过去省油

2、说全球最强混动问题不大

就算车主开不到2.9,往上加一加,开出3-4左右的油耗,问题不大。

跟尺寸重量相当的车比,油耗也足够低。

除了讲超级混动技术,还发布了秦L和海豹06。

技术和油耗层面的超级混动,舒适和体验层面的L长轴距版,这是理解比亚迪和中国车企的很有价值的观察点,也是中国制造扎根中国国情和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成功。

能否定和阻挡比亚迪的,只剩下水军和殖人的膝盖了。

过去因为中国汽车工业水平差,进口车合资车满街跑,他们掌握了汽车定义权。

他们生产的车是什么样的,欧美日国民开的车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就认为汽车该什么样。

不是汽车为中国人服务,而是中国人去适应它们生产的汽车。

当中国车企开始在技术和体验上突破欧美日品牌的设定,试图掌握汽车的定义权的话语权时,就有很多人一下子不太适应,抛出各种“中国人不懂车”的论调。

比如“中国人不懂车,买车就喜欢长轴距,你看德国本土BBA都是标轴,操控多好”。

德国高速到了不限速路段,动辄油门踩到200多,标轴和长轴可能操控手感还真不一样,咱们限速120,没拍照路段开个140,长轴多出10厘米对操控真没啥影响。

很多欧美家庭不只一辆车,中国的中产和小康家庭富裕起来才多久,满大街还那么多坐公交地铁、骑电驴的人,两辆以上私家车的家庭有多少,只有一辆车的家庭,不能光司机爽,老婆孩子也要坐的舒服啊。

中国大概从70后这一代开始,才大规模拥有私家车,中年事业巅峰期赶上了新世纪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的年代,他们50后的父母会开车的比例有多少,二排是不是也可能坐爸妈。

00后成为购车主力或许就不考虑后排了,他们从小做私家车长大,他们的70甚至80后父母,很多会开车也有车,不需要坐在子女车上的二排。

不过换个角度看,中国人的家庭文化下,如果是一起出门,多数情况可能还是把父母放在后排,而不是自己开一辆,父母开一辆,搞的六七十岁的父母开车太累,二排的使用率仍然远高于美欧日的车主。

有人说标轴版后面就不能坐人么。

能坐,但是长轴版肯定更舒服。

二排腿部空间一拳和三拳,质感完全不同。

装个儿童安全座椅后再看看空间,二排放点随身携带的东西后再看看空间,超市菜场逛完,手里一堆袋子懒得开后备箱,直接放脚底下的,再看看二排空间。

要是以膝盖有没有顶到前排靠背为标准判断,别说一拳了,半拳腿部空间也够,毕竟半拳也没顶到膝盖。

但后排不是够坐就行,预算充足的时候,能舒服要舒服。

就像买房子,在能力允许范围内,是尽可能往大了买,还是我就喜欢小房子,我就喜欢挤一点。

哪怕同样的座椅大小和靠背角度,大空间视觉开阔,也会更放松,因为视觉压抑确实会造成精神压抑和身体疲劳。

8平米的卧室和20平米的卧室,都放一张一米五的双人床,哪张床睡的舒服。

认为长轴距没用,进而下结论“中国人不懂车”,要么确实有钱,长轴距对他们真没用,反正车多,要么没结婚没孩子,自己开不考虑那么多,要么精神有钱人,每天小红书和论坛上云点评,认为操控比啥都重要,实际自己都没怎么摸过车,要么跪久了,德国原版什么都对,引入国内加长就是错。

说到底,长轴距就是国情需要,就是大多数普通中国家庭的需要。

骄傲如BBA,34C和56E不都得乖乖的加长么,至于他们的标轴版和长轴版相比,属于“网上没输过,销量没赢过”。

这一波比亚迪给秦加长,10万块的A级车直接给你上合资20万B级车的空间体验。

照这个趋势,要是再出个汉L版,车长干到5米1,直接给到你40万C级车的空间体验,不得杀红眼了。

还有“中国人不懂车,买车只看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论调。

这也是被德国车天天讲底盘和质感弄的,陷进去出不来。

咱家里客厅,坐的是沙发而不是板凳,为啥我去车里就不能坐沙发。

夏天一到家我就去冰箱里拿一罐冰可乐爽一下,为啥我在车里就不能随时喝到冰可乐。

欧洲国内自驾游,几个小时这个国家就结束了,中国这么大面积,自驾游在车上呆这么久,为啥我就不能在车上挂个彩电,给家人解闷。

至于底盘操控问题,现在汽车工业进步了,和二三十年前比,下限越来越高,二十几万三十万的车,你别跟迈巴赫比底盘,别跟911比操控,常规驾驶对于消费者的感知来说,也没差哪里去,符合这个价钱应有的水准。

别说二三十万的车了,平时不少人打网约车,那些十几万的滴滴快车,也没说咱们坐一次晕一次吐一次啊。

还有“中国汽车工业被忽悠了,欧美纯电车减速,日本氢能源代表终极技术,纯电和混动都是过渡技术”的论调。

双碳的问题,丁院士接受柴犬采访时早就说了,他们都是忽悠,我们是认真搞的,最终结果也验证了。

中国的内部资源禀赋和外部国际环境决定了,油价一定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准,新能源转型跟本挡不住。

纯电适合城市代步,随便堵车,一脚电门一脚刹车也不心疼,极致低成本,解决油耗焦虑,混动适合复杂用车场景,超大国土和长距离行车中,解决纯电续航焦虑。

不出城,堵,出城,远,这不就是纯电和混动对国情的匹配么。

至于日本氢能源是终极方案的,你倒是赶快大规模量产出来给我们开一开啊。

不给定时间,说谁是过渡,谁是终极,纯属扯淡。

氢能源车用三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达到低成本、低故障、高安全、大规模量产,结果让混动和纯电主导汽车工业三四十年甚至更久,难道一个可以用几十年的技术也是过渡技术么,难不成氢能源搞出来之前,谁也别用纯电和混动,再可劲烧上几十年的纯油么。

说实话,30万以内的合资车,现在的两田一众我都不太喜欢。

要性能没性能,要外观没外观,要内饰没内饰,要品牌溢价没品牌溢价,跟飞速进步的中国汽车相比,他们之前韭菜割的太容易,原地踏步太久了。

除了信仰支撑,还有什么理由。

信仰当中,有些人是消费惯性,有些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有些人是跪久了起不来。

当然,比亚迪也不完美,比如我对外形的观感五五开,汉我觉得好看,有些车我觉得丑,至于内饰,多数我不喜欢。

咱不能脱离价格谈颜值,请大牌设计师和设计团队要花钱,高精度的设计和开模要花钱(比如ABC柱纯一路纯平下来)等等。

十几二十万的车,已经给了这么多东西,就不能再要求了,要啥自行车。

审美是主观的,不喜欢不是他的问题,是我预算的问题,

技术路线匹配,舒适体验越级。

中国汽车的成功,是中国工业紧扣中国国情,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成功。

接下来还要掌握话语权,汽车不仅是欧美日那个样子,更可以是中国人喜欢的样子。

毕竟,能阻挡中国汽车的,只剩下水军和殖人的膝盖了。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话语权和软实力的问题。

责任编辑:石秀珍SF183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