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是如何革新诗歌史的?

2023-06-29 02:34:44 - 封面新闻

阿来讲杜甫本周六开启第17讲

“诗圣”是如何革新诗歌史的?

中国古代大诗人很多,堪称群星璀璨,但唯独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这除了跟杜甫在诗歌创作领域的艺术技艺高超有关之外,还跟他对诗这个文学体裁的独特贡献有关——大大拓展、丰富了诗表达的内容范围。诗到了杜甫那里,有一个变革性的改变:不仅仅表现家国大事等宏大主题,还开始聚焦日常生活细节和个人视角。

从北方一路经过当时“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来到成都,杜甫迎来了他人生的安稳期,也在不自觉中完成了他对诗歌的革新式贡献,开辟出一个巨大的题材领域,在个人生活史意义上,完成了“诗史”的重要部分。

7月1日下午3:00,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成都诗”,将在阿来书房迎来第17场,阿来将以“堂前雨,亭外江”为主线,带读者详细解析杜甫的一组诗:《江亭》《江涨》《朝雨》《进艇》《大雨》《江村五首其一》《喜雨》,并详细阐述其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封面新闻将对这场讲座进行全程视频直播。

在这组诗里,杜甫没有表达忧国忧民的心绪,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比如在《喜雨》中他写“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杜甫对成都的诗意书写,不光在诗歌上取得重大进展,还让杜甫成为成都这座城市人文形象的重要参与者。“不写就没有,谁写了就是谁的笔底江山。所以,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赞杜甫:‘锦水春风公占却’。”阿来说。

大自然和诗歌的双重慰藉,让杜甫的心情变得很平和舒适,在《江亭》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当时的状态,“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在即将到来的讲座中,阿来还将援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界说”,来分析杜甫这首诗中,写景与写情之间的内在关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