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军地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

2023-06-29 22:04:48 - 海外网

来源:中国军网

同心共筑祖国北疆长城

——内蒙古军地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纪实

■浩秀琦魏漠霖解放军报特约记者贺志国

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内蒙古自治区最东端的大兴安岭,最西端的额济纳胡杨林还在沉睡。在中国版图上,边境线绵延4200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形同昂首奔腾的骏马,守护着祖国北疆。

“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是我国边防的独特优势。”6月7日,习主席在内蒙古调研边境管控和边防部队建设情况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握边防工作特点规律,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提高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努力锻造卫国戍边钢铁长城,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内蒙古军区立足面向三军、协调军地职能定位,把心思精力向履行职能使命聚焦,向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用力,以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为牵引,助力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管边控边机制,有效维护了祖国北疆安宁。

铸魂

大美草原·真理的味道

指挥大厅温嘱托、军史馆里话精神、面向党旗再宣誓,开展“请党放心、强军有我”主题党团日;利用专武干部行政例会、基干民兵集训等时机,宣讲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国防大北疆”电视栏目、“北疆忠诚卫士”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刊播思想反映、学习动态……连日来,内蒙古军区各级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官兵和民兵强边固防的信念信心。

内蒙古是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3年,内蒙古军区党委总结提炼以“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为主要内容的“北疆卫士”精神,进一步激励官兵矢志卫国戍边。2014年初,习主席视察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一连时,嘱托官兵弘扬“北疆卫士”精神,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矢志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近年来,该军区着力擦亮精神名片,组织编印“北疆卫士”精神系列教育教材,积极创演音乐剧《相思树》,持续评选“北疆卫士”和“最美北疆国动人”,激励官兵安心边关、扎根边关。

他们还主动当好工作队、宣传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中校以上军官深入当地大中小学校讲带“军味”的思政课,到党政机关和编兵企事业单位讲带“硝烟味”的国防课,走进少数民族聚居牧区、社区、嘎查讲带“泥土味”的政治课,通过事理交融、寓理于事、析事明理,让真理的味道浸润心田。

近日,在兴安军分区对口帮扶的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全胜村,一场“送政策”便民服务活动如期开展,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党领导解放军为老百姓打江山、保江山,他们做的是为我们百姓好,他们讲的我们信服!”村民白国琴说,2016年她不幸患病,正赶上女儿考上大学,生活捉襟见肘。“感谢解放军,是他们协调医院免费给我做手术,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今年初,内蒙古军区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双拥办等部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在全区开展“百名上校进百校”活动。活动以军分区(警备区)、旗县(市、区)人武部上校军官为主体,整合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民兵教练员骨干、优秀退役军人等人力资源,深入当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今,走过山山水水,踏遍角角落落,党的创新理论之花开遍大美草原。军民守望相助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北疆八千里边防亮丽的风景线。

锻造

八千里路·并肩的队伍

仲夏,辽阔美丽的西乌珠穆沁草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卧倒!”随着指挥员一声口令,50名民兵、50匹马齐刷刷俯在草地上,迅速进入警戒状态。当指挥员又下达“冲击前进”口令时,只见一个个迷彩身影快速冲向障碍物,起跳、腾挪、跨越,动作行云流水。

这是西乌珠穆沁旗民兵白马连正在进行马队行进、卧马警戒、跨越障碍等课目训练时的场景。“白马连组建于1958年6月,是民兵队伍的老典型,是自治区民兵建设的一面旗帜。”白马连连长苏德额尔登说,白马连民兵不仅是牧业生产的骨干力量,还是抗击自然灾害的生力军,先后多次担负草原灭火、雪灾救援等任务,为维护边疆地区安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马连是内蒙古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一个缩影。“这里地貌复杂,地广人稀,守土戍边任务较重。”内蒙古军区动员局领导说,他们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推动构建军警力量为主体、后备力量为补充、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多元力量管控体系,为强边固边提供有力支撑。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们坚持建强基础队伍,编实应急、支援两类基干民兵,编建百余支骑兵、驼兵等特色民兵分队以及测绘导航、无人机等力量,发展数千名民兵信息员和护边员;整合党政军警民信息网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融合使用;创新“蒙古包哨所”“边境堡垒户”“马背警队”等特色护边模式,织密群防网络,延伸管控触角。

一个牧民就是一个信息员,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流动哨所。家住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的阿迪雅是一名民兵护边员。1984年,阿迪雅退役返乡。39年来,他义务巡边近10万公里,多次上报各类重要边情信息,多次协助边防部队处置突发边情,被军区表彰为“荣誉民兵”。

“守边就是守家。我们在边境线上生活了大半辈子,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和沙。”阿迪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好的发展前途。但他们双双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边境线上,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民兵队伍中的一员。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记者看到,民兵正与边防官兵、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执行巡边任务。联合执勤分队深入边防一线重要路段、路口进行巡逻踏查,对边境前沿有无抵边痕迹、边境沿线道路通行情况进行检查,并逐一走访沿边企业和牧户,核查人员流动情况。

“我们要建好用好民兵骑兵分队、‘蒙古包哨所’和护边员队伍,打造特色民兵控边力量,扎实提高军警民协同能力。”巴彦淖尔军分区动员处处长赵武洲说,今年以来,他们先后指导2个边境人武部开展民兵联编联勤,持续强化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治,管边控边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夯基

一体推进·合力的保证

“多亏了万亩梭梭林接种肉苁蓉项目,去年嘎查村集体经济达86万元,不仅为嘎查所有牧民缴纳了医疗保险,牧民还能分红呢!”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努如嘎查“兵支书”阿拉塔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梭梭让沙漠戈壁变绿,苁蓉让乡亲们腰包变鼓。环境好了,收入高了,外出打工的乡亲们都要回来哩。”

乌拉特后旗人武部帮扶的巴音努如嘎查紧邻边境,这里牧草生长不旺,人畜饮水困难,一度人口流失严重。“我们了解情况后,专门从旗里协调技术人员为集体草场打井,新建1200平方米饲草料储备库,增强牧民防灾抗旱能力。”乌拉特后旗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还帮助引进企业建立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帮助嘎查走上沙漠戈壁增绿、牧民增收的生态致富路。

边地不富,则边疆不稳,国防不固。内蒙古军地指导边境旗市党政军警民联合党支部把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强基工程,不断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吸引更多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

“党政军警民联合党支部将党委政府、边防连队、派出所、民兵、边境嘎查、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整合各单位资源,强化联合党支部的组织功能,使联合党支部成为守边固边的坚强战斗堡垒。”巴彦淖尔军分区领导说。

据了解,联合党支部建立联学共促、联席协商、联防联勤、联动宣传机制,推行“每月一次调度会、每季度一次联席会、每年一次总结会、重大应急随时报随时到”制度。在制度保障下,党政军警民企共同发力,先后为边境牧民解决各类问题300余起,为边防部队解决探亲休假直通车专线通勤、新建营区通电通信通邮等急难愁盼问题。

治国必治边。近年来,内蒙古军区着眼党政军警民整体联动,充分利用军区管边控边的实践经验和熟悉边防优势,会同军地相关部门及时修订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边防委员会工作规则、军警民联防等制度规定,着眼平时常态管控、急时联合处突,理顺指挥协调关系,建立健全情报交流会商、联防行动组织指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运行。

“三后”问题是一线边防官兵关心关注的心头事。内蒙古军区坚持把解决边防官兵实际困难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先后出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基干民兵优待和权益保障办法等一系列优待政策,为多个边防分队通邮、通电,推动多个边防营区及哨点取暖锅炉煤改电。

“自治区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军地一体化建设方案,加快补齐边境地区供水、供电、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内蒙古军区保障局领导说。

下一步,内蒙古军区将组织团以上党委机关围绕“筑牢祖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题展开调研,组织官兵、民兵教练员比武竞赛,上下联动进行课题演练和联合演训,拉动检验民兵骑兵分队、护边员队伍,不断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军地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