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024-06-29 01:30:48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的运行和生活呈现出全天候的特征,24小时城市理念应运而生。首先,探讨24小时城市的概念、发展历程及推进策略;通过梳理24小时城市发展的4个阶段,揭示其内涵已由单纯促进夜间消费转向兼顾社会公平。其次,以伦敦、纽约和东京为例,剖析经济、政治、文化3种主要动力在24小时城市中的主要作用和特点,并总结出优化空间利用、加强交通配套、改进夜间照明、完善管理体系等关键举措及挑战。最后,提出我国城市应实施以公平和需求为导向的24小时城市战略,在完善顶层设计、整合时空资源的同时,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探索灵活的管理方式。

0引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自然时间表,而是转向更灵活多样的模式。城市运行和生活的全天候特征促使城市规划和治理开始关注夜间问题,催生出“24小时城市”(24-hourcity)的概念。24小时城市强调城市服务和活动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既在白天拥有繁荣的商业和生产活动,又能在夜晚持续满足居民、游客和工作人群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出行和安全等需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愿景,24小时城市战略主要出现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它不仅满足了数字时代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弹性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也成为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城市出现广泛的经济衰退和文化活力下降,这使得24小时城市作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中心城区复苏的策略受到各地关注,以上海为首的国内城市也提出打造24小时城市。本文选取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作为研究案例,系统地梳理其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发展动力和主要措施,分析不同实践探索在各城市中的成效,结合我国特点提出相应建议,为国内24小时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124小时城市的概念与发展

24小时城市强调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各类活动和服务,旨在通过发展夜间生活恢复市中心活力,缓解后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内城衰败问题。该概念已经从增加夜间消费的单一经济目标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24小时城市反映了城市对不同生活节奏的包容性,是城市中直接或间接发展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复合体。

24小时城市与24小时经济(24-houreconomy)、夜间经济(nighteconomy)密不可分,甚至被视为同等的概念。然而,夜间经济以18:00—次日6:00作为界定范围,与24小时城市强调的城市功能全天候具有时间维度差异。24小时经济虽然将时间范围拓展至全天,但其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与24小时城市丰富的社会内涵相区别。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4小时城市与相近概念的关系示意

24小时城市的概念最初源于英国,已有逾30年的历史。根据其发展目标和治理特征的演变,本文概括为4个发展阶段。

1.2.120世纪末:基于内城复兴与文化营造的夜间经济策略

传统工业化时期,“朝九晚五”固定工作模式下的生产节奏与郊区化共同导致了城市中心夜间活力的流失。为了应对夜间城市的空心化,24小时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旨在延长人们在市中心的停留时间,以增强经济活力和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其中,英国率先提出城市复兴的文化转向,期望培养“欧洲咖啡文化”扩大城市中心的24小时经济。受新自由主义和简•雅各布斯思想的影响,该时期的政策强调市场导向的规划方法,导致以饮酒为核心的夜间经济迅速扩张。以伦敦为例,1997—1999年间,西区的娱乐场所数量增长了2.8倍。

1.2.22000s:针对24小时城市负向效应的审视与应对

前一阶段英国24小时城市政策所期望的功能混合和夜间休闲活动丰富的景象未能实现,反而使夜间活动被贴上“酗酒”的标签。城市噪音、夜间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等不良事件持续增多,引发居民和非政府组织的抗议和批评。相关研究将夜间暴力事件上升、城市监管缺失等问题归咎于政府部门对市场力量的“放任自流”。由此,地方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夜间经济政策,试图通过制定法规、加强执法和引入民众自卫组织等手段降低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过度管制策略又遭到居民不满。

1.2.32010s:面向公平与包容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夜间城市政策的调整与多方主体的参与,夜间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出现了商业绅士化、经营同质化、租金持续上涨等新困境,并导致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层。这引发了各方对24小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包括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夜间需求,如何实现多方协作治理,如何提升夜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等问题。该阶段的实践城市从欧美地区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实践内容更加强调包容和公平,涉及种族、阶层、性别、环境等众多议题。

1.2.4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下的城市夜间活力复苏计划

新冠疫情对全球城市夜间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各类管制措施导致餐饮、娱乐、文化等夜间产业几近停摆,夜间活力复苏面临巨大挑战。疫情暴露出24小时城市的脆弱性,迫使城市管理者重新思考经济和活力的恢复策略。一方面,户外空间、公共建筑、城市交通设施等空间的有序管理和重新开放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另一方面,线上娱乐活动和远程办公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日益多样的个体节奏导致社会同步性降低和个人主义加强。如何在构建24小时城市的过程中应对这些变化,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2打造24小时城市的主要动力24小时城市战略的实施受到多方力量的推动,除了前文中所述的经济因素以外,政治目标和文化需求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各城市的实践经历,解析不同力量推动发展24小时城市的形式及特征。

2.1经济动力

发展夜间经济是24小时城市策略诞生的根本原因,但不同社会背景下各城市的目标设定有所不同,呈现“扩大内需”和“提升外需”两类。2007—2016年间,受经济衰退和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伦敦的夜店数量几乎减少一半,夜间经济缩水的同时,夜间文化丧失、就业减少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促使当地出台24小时城市政策以恢复夜间经济活力。从实施成效看,伦敦的夜间就业人口达到160万人,夜间商业活动每年创造的经济收入达到170亿—260亿英镑。东京的24小时城市战略聚焦国际游客,提出发展24小时城市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夜间消费。这一策略主要由全国性社会组织、地方商业团体、经营者和区政府主导,通过整合夜间发展资源、组织特色夜间活动等方式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促进经济增长是各地24小时城市战略的根本动力,但相关实践偏重刺激消费、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对公共服务相关的夜间需求关注不足。

2.2政治动力

着眼于24小时城市的经济效应,城市政府逐渐将其视为一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政治目标。以伦敦为例,2016年上任的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AmanKhan)将发展夜间经济、提升文化生活视为其工作重点,提出“24小时伦敦”(24HourLondon)愿景,目标是将伦敦打造成夜生活规划方面的“全球领导者”。为此,伦敦市长推动设立夜间市长、组建夜间委员会、组织开展夜间城市问题研究,还成立专项基金支持街区实践。与伦敦不同,纽约政府曾依托禁酒令①、《歌舞表演法》(CabaretLaw)②对夜生活产业进行严厉打压。而随着当地政府对夜间发展的态度由抑制转向促进,管理部门放松了对夜生活的管制,还成立夜生活办公室专门负责夜间城市工作。可见,政府力量在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和资源配置向夜间延伸方面具有强制力,能自上而下地保障24小时城市政策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伦敦市与24小时城市相关的政策及实践

来源:笔者根据伦敦市政府网站“24hourLondon”相关内容整理绘制。

2.3文化动力

24小时城市的实现与居民的社会文化需求相辅相成。欧美文化中常将白天视为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工作时间,夜晚则是摒弃约束的放松时刻。这推动了当地城市中歌舞剧院、酒吧等休闲场所的蓬勃发展。然而纽约政府曾经的严格监管却导致许多夜间文化活动受限,大量夜间场馆因违规经营而受罚或关闭。为了恢复丰富的夜间文化,纽约市民成立了众多社会团体为争取夜间活动合法化与政府进行长期博弈,最终促成了相关限制法令的废除和城市政策的完善。与欧美盛行的酒精文化不同,东京24小时城市服务的形成受益于当地的加班文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白领阶层(salaryman)的规模不断壮大,他们加班频繁,下班后常与同事前往居酒屋放松。由此推动了居酒屋、24小时便利店等夜间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成为一种特色夜间文化。可见,公众力量在城市治理中具有推动政策转型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巨大能量。

324小时城市的推进策略24小时城市的愿景规划及相关实践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规划流程、空间利用、政府管理等多个层面。本文归纳出4项核心内容:优化土地和空间利用、加强交通配套、改进夜间照明和完善管理体系。

空间多样性和用地功能混合是提升夜间活力和维护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从城市层面看,夜间活动中心的类型应当多样化,服务对象各有侧重。以《大伦敦规划2021》为例,规划对伦敦市的夜间活动中心划分为面向国际、面向区域和面向周边3个级别,不同级别的夜间中心具有功能和需求的差异性。但当前的分级主要依据服务规模划分,未对夜间中心的差异化发展作出进一步安排。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伦敦市不同等级夜间经济中心的划定与分布

来源:TheLondonPlan。

在街区尺度,24小时城市的夜间活动中心呈现出用地功能丰富的特征。用途混合和“街道眼”是规划建设中广泛应用的理念,尤其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密集的夜间活动区域与历史建筑、城市地标和公交枢纽相结合,提供多元的休闲娱乐体验,有助于夜间服务的高效供给。以东京新宿交通枢纽片区为例,各类商业功能和文化休闲设施在此广泛聚集,能够满足夜间多种活动的需求,增加经过人群停留的时间和空间,使街区保持持续的活力。此外,居住功能也是提升街区夜间活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英国城市推行“下商上住”(livingovertheshop)模式,认为居民能够对街道空间进行自然监视,增加对夜间经济产品的需求,实现市中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用地功能混合有利于不同生活节奏人群的混合,提升空间的时间利用率,但也可能因为节奏差异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夜间噪音、照明对居民休息的影响,由此在街区功能混合的基础上应注意街区内部的进一步分区。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东京新宿枢纽地区的空间利用情况

来源:新宿の新たなまちづくり~2040年代の新宿の拠点づくり~。

3.1.2实施分时段的空间弹性利用策略

分时段的活动引导和空间供给是提高时空利用效率、促进消费的关键手段。追求经济增长的24小时政策倡导延长夜间活动时间、增加活动的场所和内容,让夜间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东京的TOD发展模式和地铁停运制度促进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夜生活的繁荣。一方面,站点周边丰富的夜间活动场所让人流连忘返;另一方面,深夜地铁停运后,邻近的商业休闲场所为滞留人群提供了多样的停留选择,由此形成了活动人群在各类夜间场所逗留至清晨再搭乘首班车离开的景象。但这种滞留型夜生活需具备出行距离远、出租车或网约车收费高的前提,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东京夜间活动个案的活动轨迹分析

来源:ナイトタイムエコノミー推進に向けたナレッジ集。

分时段灵活使用空间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时间策略,主要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和空间分时利用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方面,24小时城市强调将日间活动延续至夜间,倡导延长营业时间以方便夜间活动人群。如东京在奥运会期间延长了博物馆和园林的开放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临时策略,同一空间可以叠加多种功能。在伦敦沃尔瑟姆斯托高街(WalthamstowHighStreet)的一家店铺,经营主体、经营许可和经营内容在白天和夜晚分开设置,该店铺白天是馅饼店,夜晚则变成酒吧。在纽约的“临时开放餐厅计划”中,符合条件的沿街餐厅可以在9:00—23:00时占用人行道或车道摆放桌椅进行经营活动。该临时计划在2020年吸引了约1.5万家餐厅加入,创造4.2万个就业机会,后来被转变为一项长期政策。此外,临时策略还可应用于移动厕所供给、节事活动举办、季节变化应对等方面。

3.2交通配套:差异化提升可达性

3.2.1延长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时间

延长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在各城市的24小时城市愿景中备受关注,尤其是延长地铁运营时间。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出行费用,还能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性,是促进夜间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例如,纽约拥有全天候运营的地铁系统,依赖分时检修系统保障了地铁运行的持续性;2016年伦敦也推出“通宵地铁”服务,在周五和周六有5条关键线路提供24小时服务。通宵运营的公共交通受到中低收入夜间就业群体的广泛好评,使他们下班后更容易回到郊区的家。但全天候运营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例如,东京在2013年推出的涩谷和六本木之间的夜间巴士服务,由于运营成本高昂、市场需求低迷,该项目仅维持了一年就被叫停。因此,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的调整需要考虑需求和成本问题,从中取得平衡。

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时间概况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在夜间公共交通不充足的地区和时段,出租车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为确保夜间使用出租车的安全,各地实施了出租车预订服务、设立安全候车区、提供换乘指引等实践。此外,在缺乏深夜公共交通的地区,通宵经营的休闲活动场所被视为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3.2.2提升街道空间的慢行交通环境

改善步行环境、实施分时交通管制,成为应对夜间出行行为变化、提升街道全天候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和线上娱乐的人数增多,夜生活目的地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居住地周边街区转移的趋势,引发了城市部门对居住地周边夜生活场所交通环境的关注。为了提升街区的全天候活力,伦敦实行了提升街区可步行/骑行性的发展策略。以伦敦牛津街(OxfordStreet)的改造为例,该项目不仅对步行空间、自行车道进行了设施升级,还对道路通行车辆的类型、时段提出限制,如部分路段仅允许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和货车通行,前三者的通行时间被限制在7:00—19:00之间,而货车只能在7:00—11:00通行。环境改造和夜间交通管制为活动人群营造了良好的夜间活动环境,令牛津街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数增加了50%。此外,前文所述的“临时开放餐厅计划”也是通过对街道临时占用来发展夜间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

3.3照明设计:时空差异化供给

3.3.1因地制宜优化城市空间照明布局

对于希望充分利用24小时的城市而言,精心设计的照明至关重要。差异化的照明能增强入夜后城市空间的能见度和可识别性,不仅能确保人们在目的地之间安全、愉快地穿行,还有助于夜间活动的导引和集中安排,打造夜间城市形象。实践中,伦敦城的照明系统升级项目采取了因地制宜的配置策略,结合空间特征对城市空间照明进行分区和结构化安排,并借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五要素提出营造视线通廊、城市地标凸显、明暗分区等照明设计细则,丰富了夜间活动人群的感官体验。此外,改善照明和智能控制还具有减少碳排放、为故障检修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等优点。

24小时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伦敦城照明愿景》对不同类型空间的照明设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