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千舟而成江南网船会 守护“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2024-06-29 07:38:19 -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汇千舟而成江南网船会 守护“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汇千舟而成江南网船会 守护“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人物名片:张文忠,网船会嘉兴市级非遗传承人、网船会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负责人、秀洲区网船会协会会长,曾任嘉兴市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者按:

悠悠运河,生生不息。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贯通南北、哺育生民的大运河从历史深处流淌而来,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脉、记忆、乡愁。在全长约110公里的大运河嘉兴段,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点点珍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即日起,嘉兴市文化馆(嘉兴市非遗中心)、南湖晚报联合推出“运河边的守艺人”系列报道,寻访运河边的非遗守艺人,唤起千年大运河新生机。

N晚报记者黄烨严涵通讯员王晓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京杭大运河穿秀洲区王江泾镇而过,伴生了浓郁的运河文化和独特的民间信仰。横跨两岸的长虹桥是大运河由苏入浙第一桥,一桥飞渡,雄伟壮观,400多年来望尽千帆竞发、碧水悠悠。

沿着长虹桥往东走,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网船会的所在地——莲泗荡。作为流淌着的运河文化样本,起源于元末明初的网船会是一年一度极具江南特色的水上盛会。

2009年以来,江南网船会从民间自发演变为政府主导,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其间,56岁的网船会嘉兴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文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千年运河奔流不息,网船会如何传承与焕新,他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盛会中传承

河边,千舟集聚,次第相接;岸上,金龙大旗飘扬,渔民敲锣打鼓……这是今年4月江南网船会在莲泗荡风景区盛大开幕的场景,数万民众竞相参与这场水上狂欢。

每一年的江南网船会,张文忠都参与其中,他将太湖流域的146个特色鲜明的民间社团汇聚于此,把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呈现给八方来客。

网船会从何而来?张文忠说,网船会也叫刘王庙庙会,是江南地区渔民自发形成的水上盛会,据传元代刘猛曾在王江泾一带为民除蝗,后来每年除夕、清明和中秋,莲泗荡都会举办祭祀刘猛将军的庙会。

网船会还是渔民船民认祖归宗、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景。庙会期间,各地渔民船民多聚集于莲泗荡,民俗表演数不胜数。

然而,随着公路建设、渔民上岸,网船会曾遭遇“有庙会无网船”的窘境。王江泾镇立足“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思路,从2009年开始,这场原本由民间自发的水上盛会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大型民俗活动。

张文忠是王江泾人,与网船会结缘,要从1997年说起。那年,年轻的张文忠就职于嘉兴市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莲泗荡景区是该公司运营的景区。张文忠对网船会这一运河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与民间社团熟络起来。2009年起,张文忠开始负责江南网船会的筹备工作。

一年又一年,张文忠成为网船会民间社团的“主心骨”。在张文忠的统筹下,每场网船会都有成群结队的江浙沪船只来到莲泗荡,打莲湘、挑花篮、清音班、扎肉提香等民俗表演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再现水乡民俗魅力。

在凝聚中保护

有船,才有了网船会。一个班口一条船,参加网船会的人把自己的社团叫作班口。网船会的146个民间社团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项目。

以成立于19世纪末的南六房为例,班口早期集中在嘉兴南门外,后慢慢四散分出新班口,但各班口每年都会在网船会期间来到刘王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敲锣过市,引得众人瞩目。

张文忠说,如今,146个班口人数参差不齐,从几十人到近千人,大多数成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

如何推动保护民间社团的民俗资源?今年的江南网船会上,网船会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正式揭牌,为网船会民俗的保护与传承融入新形式、新内容。“工作室将做好资源保护、精神传承、文化宣传3个主要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网船会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张文忠身体力行,计划用3年时间,走遍太湖流域的146个网船会社团。

从去年6月到现在,张文忠已经走访了6个班口。张文忠表示,目前班口以家族传承为主,有不少班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他打算在走访中做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同时留下影像与笔录。

工作室中除了1位市级非遗传承人,还有2位区级非遗传承人,是王江泾镇民主村的顾关荣与王松林。这3位传承人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为各班口搭建交流发展的平台,凝聚起发展网船会文化的合力。

在发展中焕新

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景的江南网船会在王江泾孕育而生,赓续着运河水乡的文化基因。在张文忠看来,网船会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既是旧时江南渔民生活的缩影和记忆,也是渔民精神文化的展现和传承。

这些年来,网船会不断“出圈”: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第一张登记编号证书在莲泗荡刘王庙首发;2016年,莲泗荡刘王庙迎来浙江省首个民间信仰文化研究基地落户;2017年,获批浙江省重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019年,秀洲区网船会协会正式成立。

“网船会协会的成立,是发挥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拓宽非遗社会化保护路径的一次重要实践。”在过去的5年中,张文忠带领协会举办《刘猛将传奇》、“忠勇智仁”舞台剧等网船会民俗文艺演出,与民主村共建“网船印象馆”等,为网船会这一独特的民俗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贡献。

在传承非遗的同时,网船会打响了王江泾运河文化品牌,让古老的运河水镇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网船会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参与性。“我们持续将网船会的流量变为留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王江泾,让更多人喜欢上网船会这一文化瑰宝。”美好未来,张文忠热忱期待。

运河水滚滚不息,长虹桥畔流淌着的运河民俗,正在与历史、当下和未来奇妙连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