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顿顿不离外卖,不幸感染戊肝病毒

2023-07-29 05:15:13 - 齐鲁晚报

因一顿外卖而住进医院,20多岁的晓军(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竟会感染上戊肝病毒。记者了解到,戊肝病毒已居急性病毒性肝炎首位,近年来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感染戊肝不仅威胁人们健康,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医生建议,除了切断戊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还可接种疫苗来建立免疫屏障。

记者 张如意 实习生 柳天启

戊肝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

居急性病毒性肝炎首位

如今,外卖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谁能想到,20多岁正当青壮年的晓军竟因为一顿外卖,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

晓军平时自己一人居住,不善于做饭的他喜欢顿顿吃外卖,周末休息时也经常去和朋友们聚餐。海鲜、卤味下水等外卖食品是晓军的最爱。直到有一天,他觉得整个人没有力气、恶心、厌油腻……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生看着晓军的化验单皱起了眉头。“一查他的肝功能发现,谷丙转氨酶值超过800U/L,我们建议他检查了戊肝抗体,戊肝抗体果然呈阳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副主任范玉琛介绍,经过几个月的休息和治疗,晓军的症状和化验指标才逐渐恢复正常。

肝脏被称为人体最沉默的“劳模”器官。范玉琛介绍,我们人体的肝脏拥有代谢、消化、解毒、合成、免疫等重要功能。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肝病,如甲、乙、丙、丁、戊等各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各种非传染病肝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目前我们门诊接诊的病人,大多数为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可占70%以上。”

在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病毒性肝炎中,有这么一种肝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那就是戊肝。“戊型肝炎是乙类传染病,在我国,普通人群戊肝抗体流行率为23.46%,即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人感染过戊肝病毒。”范玉琛表示。

据中国疾控中心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戊肝报告发病数已连续10年超过甲肝,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居急性病毒性肝炎首位,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严重者会出现黄疸症状

范玉琛介绍,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暴发性流行均由于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病例多由于不洁的食物(如猪肉、贝壳类海产品等)或饮品所引起。猪被认为是戊肝病毒最主要的自然宿主,目前全球各地均有从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肝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的报道。

患者一旦感染戊肝病毒,主要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等,严重患者可出现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部分可有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梗阻性黄疸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戊型肝炎发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病原学筛查。”范玉琛提醒。

从病毒感染到出现明显症状、威胁人体健康,疾病发展是有一定进程的,那戊肝的病程一般如何呢?范玉琛表示,戊型肝炎病程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患者起病较急,约80%有发热伴畏寒,还会出现全身乏力等表现。如果进行及时得当的治疗,戊型肝炎会逐渐恢复,症状也会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总病程约为2-4个月。

另一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不出现黄疸,这部分患者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这部分患者往往恢复较快,病程多在3个月内。

目前无针对戊肝的抗病毒药物

预防尤为重要

“目前暂无针对戊肝的抗病毒药物。”范玉琛说,急性戊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辅以药物对症及保肝治疗。

对于重症戊型肝炎,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时期,予以对症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必要时可应用人工肝治疗,争取适当时期进行肝移植治疗。

其中,人工肝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物理装置,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的血液净化方法。它能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的肝脏功能,为肝细胞恢复创造条件,为肝移植创造机会。

范玉琛说,相较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人工肝的治疗花费是较高的。一般来讲,病情越重,需要的人工肝治疗次数越多,人工肝治疗的次数,也要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判断,对家庭负担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对于戊肝病毒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范玉琛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戊型肝炎的传染源,切断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还可通过接种戊肝疫苗,建立对戊肝病毒的免疫力。

范玉琛表示,与其他病毒性肝炎相比,戊型肝炎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社会公众对戊型肝炎的关注和认识往往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强戊肝的科普宣传,让大家了解戊肝的危害,学会预防和识别戊肝,降低戊肝的发生率和重症率。

今日热搜